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化学   307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05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90篇
物理学   3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段宝兴  李春来  马剑冲  袁嵩  杨银堂 《物理学报》2015,64(6):67304-067304
为了设计功率集成电路所需的低功耗横向功率器件, 提出了一种具有阶梯氧化层折叠硅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tep oxide folding LDMOS, SOFLDMOS)新结构. 这种结构将阶梯氧化层覆盖在具有周期分布的折叠硅表面, 利用阶梯氧化层的电场调制效应, 通过在表面电场分布中引入新的电场峰而使表面电场分布均匀, 提高了器件的耐压范围, 解决了文献提出的折叠积累型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击穿电压受限的问题. 通过三维仿真软件ISE分析获得, SOFLDMOS 结构打破了硅的极限关系, 充分利用了电场调制效应、多数载流子积累和硅表面导电区倍增效应, 漏极饱和电流比一般LDMOS 提高3.4倍左右, 可以在62 V左右的反向击穿电压条件下, 获得0.74 mΩ·cm2超低的比导通电阻, 远低于传统LDMOS相同击穿电压下2.0 mΩ·cm2比导通电阻, 为实现低压功率集成电路对低功耗横向功率器件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案.  相似文献   
822.
曹震  段宝兴  袁小宁  杨银堂 《物理学报》2015,64(18):187303-187303
为了突破传统LDMOS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OSFET)器件击穿电压与比导通电阻的硅极限的2.5 次方关系, 降低LDMOS器件的功率损耗, 提高功率集成电路的功率驱动能力, 提出了一种具有半绝缘多晶硅SIPOS (semi-insulating poly silicon)覆盖的完全3 D-RESURF (three-dimensional reduced surface field)新型Super Junction-LDMOS结构(SIPOS SJ-LDMOS). 这种结构利用SIPOS的电场调制作用使SJ-LDMOS的表面电场分布均匀, 将器件单位长度的耐压量提高到19.4 V/μupm; 覆盖于漂移区表面的SIPOS使SJ-LDMOS沿三维方向均受到电场调制, 实现了LDMOS的完全3 D-RESURF效应, 使更高浓度的漂移区完全耗尽而达到高的击穿电压; 当器件开态工作时, 覆盖于薄场氧化层表面的SIPOS的电场作用使SJ-LDMOS的漂移区表面形成多数载流子积累, 器件比导通电阻降低. 利用器件仿真软件ISE分析获得, 当SIPOS SJ-LDMOS的击穿电压为388 V时, 比导通电阻为20.87 mΩ·cm2, 相同结构参数条件下, N-buffer SJ-LDMOS的击穿电压为287 V, 比导通电阻为31.14 mΩ·cm2; 一般SJ-LDMOS 的击穿电压仅为180 V, 比导通电阻为71.82 mΩ·cm2.  相似文献   
823.
段建民  田奇 《应用声学》2015,23(7):2255-2258
针对自动光学检测(AOI)平台运行过程中的定位精度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和加速度前馈控制与PID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算法,该算法对输入量进行跟踪补偿控制以消除系统稳态误差,用于提高AOI平台定位精度。基于开放式的数控系统设计方法设计了AOI平台。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基于该复合控制算法的定位精度控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复合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将该复合控制算法作为ACR9000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并基于ACR9000控制器进行AOI平台实验研究。应用该AOI平台进行了印刷电路板(PCB)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复合控制算法能够提高AOI平台定位精度,AOI平台的定位精度满足印刷电路板检测要求,可以将该AOI平台用于印刷电路板检测。  相似文献   
824.
电解水和锌-空气电池(ZABs)技术为解决能源危机、实现碳中和目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然而,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析氢反应(HER)、析氧反应(OER)以及氧还原反应(ORR)缓慢动力学的限制。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有效降低反应过电位,加快电催化反应进程。金属有机骨架(MOFs)由于其灵活可调的组成和精确可控的结构,已成为催化领域研究最广泛的材料之一。本文聚焦于MOFs基电催化剂的制备策略和结构特性,主要介绍它们在电解水和ZABs方面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25.
离子液体具有熔点低、可忽略的蒸气压、电化学窗口宽、热稳定性高和良好的导电性等独特性能,引起了化学工业和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离子液体具有低蒸气压,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对环境完全无害。大多数离子液体易溶于水,可能会因为意外泄漏或通过污水进入水生环境。常用离子液体[BMIM][PF6]和[BMIM][BF4]的水溶液中,很容易形成氢氟酸,磷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将离子液体列为绿色溶剂,也需要提供其关于代谢和降解的毒性、生态毒性研究数据,或者其对环境影响的数据,离子液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检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离子液体的光谱分析法用量较少、方法简单、结果准确。离子液体和许多有机溶剂互溶,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荧光检测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和受外界干扰少等优点。本工作研究了醋酸N-正辛基吡啶(OP-OAc)离子液体在水、乙醇、乙腈、乙酸等4种溶剂中的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OP-OAc离子液体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强度:I乙酸I乙腈I乙醇I;最大发射波长的大小顺序:λem, 水λem, 乙醇λem, 乙腈λem, 乙酸;它们的最大发射波长相对于激发波长发生红移;水中OP-OAc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当加入的甲醇、乙醇、乙腈溶剂不断增加时,OP-OAc离子液体的荧光强度增加,溶剂与水的比例为8∶2时,OP-OAc离子液体的荧光强度最强,溶剂的比例超过80%时,荧光强度突然降低;水中OP-OAc离子液体在pH 10时,荧光强度最高,在pH 14时,荧光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826.
针对高速公路车辆换道问题, 提出一个多车道车辆换道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在多维特征下二分类问题的优势, 将SVM和Lagrange坐标下的高阶守恒模型(CHO)结合, 通过全离散跟车模型生成原始数据, 采用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采用双指标评估度SVM进行训练, 建立多车道车辆换道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CHO模型的换道模型, 驾驶车能够就当前的驾驶环境, 准确地作出决策, 有效地模拟高速公路上真实的多车道驾驶情况。  相似文献   
827.
HFC混合物二元交互作用系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际上已商业化使用或提出的潜在的环保工质,大多数为氢氟烃(HFC)混合物,利用状态方程描述混合工质热力性质时,交互作用系数是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应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对多种HFC二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vapor—liquid equilibrium,VLE)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得到了相应混合物的交互作用系数。提出了交互作用系数新关联式,结果表明所得到的交互作用系数能很好的应用于描述HFC混合物气液相平衡性质,计算精度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8.
微量元素硒与生物体健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硒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存在形态及代谢,硒的生物学功能,硒缺乏及硒中毒,生物体日需要量等方面阐述了硒与生物体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9.
水溶性丙烯酸聚合物的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水溶性丙烯酸聚合物的改性及其在涂料、胶粘剂、敏感性水凝胶、皮革涂饰剂等方面的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830.
Measurements of energetic particles obtained by the two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s (1991-080 and LANL-97A)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plasma injection boundary and source region during the magnetospheric substorms. The measurement method is developed to allow remote sensing of the plasma injection time and the radial distance of injection boundaries by using measured energy dispersion and modelling particle drifts within the Volland-Stern electric field and the dipole magnetic field model. The radial distance of the injection boundary deduced from a dispersion event observed by the LANL-97A satellite on 14 June 1998 is 7.1RE, and the injection time agrees well with the substorm onset time identified by the Polar Ultraviolet Imager.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an event happened at 22.9 UT on 11 March 1998, when both the satellites (1991-080 and LANL-97A) observed the dispersionless charact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adial distance of injection source locates at 8.1RE at magnetotail, and particles move earthward from magnetotail into inner magnetosphere at 22.5 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