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87篇
  免费   5550篇
  国内免费   4210篇
化学   5001篇
晶体学   696篇
力学   815篇
综合类   287篇
数学   1763篇
物理学   27185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728篇
  2022年   723篇
  2021年   946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701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659篇
  2016年   691篇
  2015年   884篇
  2014年   2136篇
  2013年   1569篇
  2012年   2248篇
  2011年   2090篇
  2010年   1491篇
  2009年   1797篇
  2008年   2275篇
  2007年   1771篇
  2006年   1563篇
  2005年   1479篇
  2004年   1860篇
  2003年   1438篇
  2002年   1217篇
  2001年   1063篇
  2000年   937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597篇
  1997年   575篇
  1996年   443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84.
本文简要介绍了特斯拉线圈及其工作原理,并制作了一套简易、安全的小型特斯拉线圈演示仪.利用该演示仪可表演一系列有趣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地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85.
研制了一款可在接收面上实现平面光谱分布均匀的直下式LED黄疸灯。首先,按照LED数量从少到多的顺序,在同一基板上依次对4种单色LED进行排布,使其分别在同一出光面上形成大小相近且照度均匀的光斑,进而使出光面乃至接收面上实现平面光谱分布均匀。其次,对直下式LED黄疸灯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其确实可在接收面上实现平面光谱分布均匀。最后,在出光面上分别放置扩散板和棱镜膜,对两款直下式LED黄疸灯样品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较而言,在出光面上放置增光膜的直下式LED黄疸灯样品可以使接收面具有较多的光能量。但无论出光面上放置的是棱镜膜还是扩散板,在600 mm×300 mm的接收面上,直下式LED黄疸灯都能实现99. 9%以上的平面光谱分布均匀度值以及74%以上的照度均匀度值,符合国家婴幼儿光疗设备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86.
87.
高功率平顶光束在激光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光束平顶化的问题,提出利用大芯径多模光纤对高斯光束整形的方法。采用RP Fiber Power建立高斯光束传输模型,仿真分析光纤内光束的传输及强度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模光纤对高斯光束具有整形作用。高斯光束经多模光纤传输后,传导模数量增加,能量由中心向径向移动,光束质量下降,能量分布趋于均匀化。光纤的芯径越大,传输长度越长,匀化效果越明显。采用D型纤芯结构,或凹面折射率分布光纤,均可快速匀化光束。  相似文献   
88.
卢笛  卫潇  曹欣  贺小伟  侯榆青 《光学学报》2019,39(6):264-275
多激发点荧光分子断层成像(FMT)重建过程中生成的系统矩阵规模较大,导致计算复杂度高,重建时间长。为了加快重建速度并保证其准确性,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通过降低系统矩阵规模,提出了一种快速FMT重建方法。具体来说,采用的降维方法是自编码器,即一种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数据为由系统矩阵和表面荧光测量值组成的矩阵,然后使用自编码器网络的编码部分得到原始矩阵在低维空间上的表示。为了测试所提方法的性能,设计了一系列数值模拟实验,包括非匀质圆柱体实验和数字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缩短重建时间,得到较高的重建精度。  相似文献   
89.
90.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设计一种锥形光纤探针折射率传感器。通过锥形结构理论模型与SPR共振模型,利用MATLAB与FDTD Solutions软件进行理论计算与模拟仿真,分析锥形光纤锥度比、传感区长度和银膜厚度对传感器发生共振时的共振深度的影响。通过对比所镀膜层的结构与厚度,从灵敏度与品质因素角度对传感器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着锥形光纤锥度比增大,共振深度出现极值;传感区长度越长,共振深度越深;银膜在50 nm处传感器性能较优,银/二氧化钛复合膜结构的传感器灵敏度与品质因素高于单层膜结构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