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5篇
  免费   3768篇
  国内免费   966篇
化学   1138篇
晶体学   136篇
力学   311篇
综合类   143篇
数学   752篇
物理学   781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667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569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71.
太阳远紫外辐射是临近空间能量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临近空间环境对太阳爆发活动的响应是有待深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对太阳远紫外在中高层大气的辐射特性进行研究,是研究临近空间大气成分与密度变化、光化学反应以及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基础。利用FISM2耀斑模型计算的远紫外数据和MSIS-E-00模型提供的地球中高层大气数据,将120~190 nm的太阳远紫外辐射分为7段,使用基于Lambert-Beer定律的大气辐射传输方法进行数值模拟。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11年间的150组耀斑数据,利用时间滞后互相关(TLCC)评估了太阳远紫外辐射和软X射线的耀斑峰值时间差,使用最小二乘法(LS)计算了二者的耀斑峰值流量关系,然后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方法计算了耀斑爆发时太阳远紫外在临近空间(20~100 km)的光谱特性、流量变化以及加热率变化,最后计算了太阳远紫外辐射在地球大气中的沉积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太阳耀斑爆发过程中,远紫外辐射的流量出现明显变化,流量峰值比软X射线提前240 s左右;远紫外辐射与软X射线的流量峰值近似线性相关,大于140 nm波段的系数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大;在20~100 ...  相似文献   
72.
时尚  吕世金  余晓丽 《应用声学》2023,42(3):493-500
为消除有限空间壁面反射对大样水下材料声学性能测试的影响,利用传递函数法和脉冲法测试原理,建立声波垂直入射情况下水下材料吸隔声性能测试近场长脉冲传递函数法,10mm均匀钢板模型声学性能试验表明,压力环境下钢板反射及隔声性能测试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反射系数测试偏差小于0.1,隔声量测试偏差小于1dB,可以采用近场长脉冲传递函数法测量声波垂直入射情况下材料声学性能,可有效克服边界反射对测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太阳能驱动的光电化学(PEC)水分解可以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作为解决环境排放和能源危机最具前景的途径之一,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PEC水分解系统由两个半反应组成:在光阳极上的析氧反应(OER)和光阴极上的析氢反应(HER).PEC系统的太阳能转化效率主要由光阳极/电解质界面的OER过程所决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涉及质子偶联的多步四电子转移过程.钒酸铋(BiVO4)是应用于PEC水分解的典型且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光阳极材料之一.然而,由于不良的表面电荷转移、电荷在光阳极/电解质结面处的表面复合以及缓慢的OER动力学等因素,导致BiVO4的PEC性能受到严重限制.本文开发了一种新颖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低成本、高电导率和具有快速电荷转移能力的硫化钴装饰来提升BiVO4光阳极的PEC活性,X射线多晶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oS成功装饰于BiVO4表面.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DRS)研究了BiVO4和复合光阳极CoS/BiVO4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与纯的BiVO4相比,CoS/BiVO4光阳极在可见光范围内光吸收能力有所增强.将制备的BiVO4和CoS/BiVO4光阳极应用于PEC分解水实验中,结果表明,相对于1.23 V可逆氢电极,在光照下,CoS/BiVO4光阳极的光电流密度显著提升,可高达3.2 m Acm-2,是纯BiVO4的2.5倍以上.与纯BiVO4相比,CoS/BiVO4光阳极的起始氧化电位显示出负向偏移0.2 V,表明析氧过电势得到有效减小.入射光子转换效率(IPCE)测试结果表明,CoS/BiVO4光阳极的入射光子转换效率在500 nm之前的可见光范围内得到明显提升,其中,CoS/BiVO4的IPCE值在380 nm处达到最大.此外,由于CoS的装饰作用,CoS/BiVO4光阳极的电荷注入效率和电荷分离效率均得到较大的提升,分别达到75.8%(相较于纯BiVO4光阳极的36.7%)和79.8%(相较于纯BiVO4光阳极的66.8%).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表明,通过CoS的装饰,CoS/BiVO4光阳极的界面电荷转移电阻得到有效降低,证明其界面电荷转移动力学得到有效提升.光致发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CoS的装饰显著提高了BiVO4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进一步证明BiVO4表面的CoS装饰在其PEC分解水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为通过表面修饰设计应用于PEC水分解的有效的光阳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钢铁行业发展迅速,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烧结烟气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氮化物等,目前烧结工序强制性配套了脱硫装置,烧结烟气中硫化物能够达到排放要求。由于工业上使用的脱硝装置成本过高及脱硝方式的不成熟[1],大部分烧结工序都没有安装氮氧化物脱除装置。而烧结过程中一般使用焦粉为燃料,如果焦粉中氮含量过高会导致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过高,如果氮氧化物含量超标则会导致烧结停机,对生产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焦粉中氮含量的监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5.
采用在高压脉冲发生器输出端并接感应线圈的方法.解决了高压脉冲发生器的同步输出和触发指示的技术问题.提高了高压脉冲发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6.
《爆炸与冲击》2007,27(3):258-258
用于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为励磁线圈提供恒定大电流,用以产生所需要的轴向磁场,以约束电子束的扩散,保持电子束沿轴向传输、箍缩、聚焦。采用调压式、线性串联调整方案,调整管采用中等功率多只并联,冷却系统仅用散热器和风冷。当电网、电流和负载在较大范围变化时,通过调压模块自动调控恒流源直流供电电压而使调整管工作在较低电压(5~10V)。工作方式有手动和程控2种。手动方式可预置电流、实测电流,预置恒流源的工作电压,测量调整管的管压降和负载电压,指示三相电网的相电压或线电压;程控方式采用工控机,对多台恒流源点"名"排队发指令,可…  相似文献   
77.
低温环境下光纤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进行了光纤位移传感器在低温环境下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传感器的原理,测试了其室温、液氮温度下的静态传输特性,并进行了标定。实验时采取的参考光强度补偿的措施,消除了光源、光纤衰减等波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利用本传感器系统测试了19芯纯Ag包套的高温超导带材Bi222在液氮温度下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应力-临界电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以在液氮温度下正常工作,且具有测量范围大、测试精度高等优点,同时还克服了低温应变片仅能测试出复合材料基体或者包套应变的缺点。  相似文献   
78.
激波与堆积粉尘相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激波与堆积粉尘相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分析,可得到堆积粉尘本构方程。基于该方程,本文对激波与堆积粉尘相互作用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所反映的流场结构与实验图像一致。  相似文献   
79.
利用金属箔电爆炸驱动聚酰亚胺薄膜飞片产生短脉冲冲击波的加载技术,依据DRM(Delayed Robbins-Monro)试验程序,分别测量了以纳米级、亚微米级TATB为基炸药的50%短脉冲冲击起爆阈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纳米级TATB为基炸药短脉冲冲击起爆阈值比以亚微米级TATB为基炸药的低,在确保炸药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以纳米TATB为基炸药更有利降低短脉冲冲击起爆装置所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80.
圆柱尾流的绝对不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槽和低湍流度水洞中进行亚临界雷诺数圆柱尾流稳定性实验来流速度由零缓慢增长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稳定足够长时间后,在流向某站位处给流场一个有限幅值的脉冲扰动,测量扰动前后相当长时间内下游尾流速度信号的变化情况当雷诺数处于高亚临界值时,未受扰动的尾流速度脉动很小,处于定常状态,但对近尾流进行脉冲扰动后,能够激发出不衰减的旋涡脱落发现扰动位置限制在圆柱后一定范围内才能有效,再往下游则扰动随时间衰减.说明圆柱近尾流中存在一个绝对不稳定区,在该区域内的扰动将在当地放大,经过复杂的演化,最后形成不衰减的旋涡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