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化学   16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83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Cr18Ni9Ti不锈钢的非比例循环强化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旭  田涛  安柯 《力学学报》2001,33(5):698-705
对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了各种比例和非比例循环本构实验,其中包括圆路径、正方形、正菱形、蝶形、三角形和两种十字形应变路径。表明其具有明显的非比例循环附加强化。在相同的等效应变幅值上,材料的附加强化与路径密切相关。对于圆路径,其附加强化度最大可达60%。通过对不同应变历史的实验研究表明,先前小的非比例度的加载历史对后继大的非比例度路径的强化没有影响;而先前大非比例度的加载路径对后继小非比例度路径的循环强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2.
硅烷偶联剂对不锈钢表面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拉伸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316L不锈钢高分子涂层的结合强度的影响,并对硅烷偶联剂的含量、预处理时间及pH值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ATRIR,XPS等技术表征了偶联剂提高膜基结合强度的机理。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能够显著提高不锈钢与高分子涂层之间的结合强度,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偶联剂含量W=0.05,处理时间为10s,溶液的pH值为6。作用机理是:偶联剂一端与金属生成了Si-O-Me键。另一端与高分子相互缠绕形成了复杂的互穿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3.
对20Cr13不锈钢经过1 030 ℃淬火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回火处理,分析了回火温度对20Cr13不锈钢组织硬度的影响,采用自制的旋转冲刷腐蚀试验机研究了在0.5M H2SO4液固两相流条件下,回火温度对20Cr13不锈钢冲刷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冲刷腐蚀表面的微观形貌,探讨了其冲刷腐蚀机理. 结果表明:20Cr13不锈钢经淬火后250 ℃左右回火时硬度最高;经回火处理后20Cr13不锈钢冲刷腐蚀特征表现为腐蚀作用强于冲刷作用,而冲刷强烈促进腐蚀,冲刷与腐蚀的交互作用占冲刷腐蚀总失重率的80%左右. 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20Cr13不锈钢组织由马氏体转变为屈氏体、索氏体,碳化物颗粒逐渐长大,腐蚀量增大,冲刷腐蚀总量也增大,250 ℃左右回火时,20Cr13不锈钢抗冲刷腐蚀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4.
针对双相不锈钢中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分别展开了纳米压痕实验,并通过有限元反演得到两相各自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利用Voronoi Tessellation法生成代表性的微结构体积单元,对双相不锈钢的单轴拉伸行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和模拟,研究了双相不锈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局部应力、应变分布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Voronoi Tessellation法建立单元模型,结合本文通过纳米压痕实验获取的两相力学性能参数,可以很好地模拟双相不锈钢的整体单拉行为,奥氏体比铁素体软,拉伸载荷下双相不锈钢的应变集中在奥氏体中,应力集中在铁素体中;局部应力应变的分布特征与两相分布特征和晶粒形状有关,最大应变值主要集中在奥氏体晶粒狭长且尖锐的区域,而最大应力则主要发生在铁素体晶粒狭长和尖锐的区域;对于奥氏体和铁素体晶粒占比相当的双相不锈钢,其虽然可以具有较为综合的宏观力学性能,但是其微观应力集中的区域和应力最大值相对较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揭示双相不锈钢局部失效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以CuCrZr合金板为基板,316L(N)-IG不锈钢板为复板,制作了CuCrZr/316L(N)-IG爆炸复合板用于ITER第一壁热沉部件。对其进行了金相试验、硬度测试以及拉伸试验等。结果显示,复合板界面层具有明显的波状组织,平均波长和波高分别为1200μm和500μm,室温下抗拉强度达到394MPa。用复合板制作了6个第一壁小模块,进行质量认证试验,结果表明其满足ITER要求。  相似文献   
76.
稀土对铬锰氮不锈钢在稀硫酸介质中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稀土对铬锰氮不锈钢的腐蚀性能及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稀土使各锰氮不锈钢的腐蚀电位正移、维钝电流降低、热力学稳定性提高,故其耐蚀性提高,抗磨性改善,铬锰氮不钢的最佳稀土含量为0.02-0.06%,为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7.
牛林  林海潮 《应用化学》1997,14(6):57-59
丙炔醇对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的缓蚀作用牛林*林海潮曹楚南宋光铃(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5)关键词丙炔醇,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缓蚀作用1997-05-13收稿,1997-09-02修回国家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78.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技术,对AISI 304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表面辐照处理,详细考察了辐照前、后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HCPEB辐照后,材料表面的抗腐蚀性能有所改善;表面喷发形成熔坑实现清除夹杂物的净化作用,以及表面形成厚而致密的钝化膜可有效地阻碍点蚀,均是提高材料抗腐蚀性能不可忽视的因素。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HCPEB辐照材料表层时,诱发了大量的过饱和空位缺陷以及类型丰富且密度很高的线、面晶体缺陷,空位缺陷的凝聚形成了空位型位错圈和堆垛层错四面体等空位簇缺陷。这些缺陷有助于形成厚而致密的表面钝化膜,进而阻止阴离子穿过表面钝化膜,延迟腐蚀进程,提高受辐照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9.
对强磁场相对论返波管系统中电子束收集极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并使用锥面不锈钢收集极,提高了收集极的耐电子束轰击能力。在单次实验条件下,研究了电子束能量密度对不锈钢收集极表面损伤及系统产生微波的影响,结合对无箔二极管中电子束空间密度分布的研究结果,给出了不锈钢收集极损伤电子束能量密度阈值范围。  相似文献   
80.
使用Spectro Lab M8光电直读光谱仪所提供的Fe-30不锈钢分析程序测定高锰不锈钢中硫量时,所得测定值均偏低。为此,改用高锰不锈钢国家光谱标准样品和内控样品,重新确定了干扰元素(特别是锰)的基体校正模式及测定硫元素的回归分析曲线。通过7个不同含锰量的不锈钢标准样品的分析验证,证明采用经过改进的方法所得测定值均与认定值一致,其绝对误差值均小于JIS标准的允许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