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193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80篇
物理学   2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of a new complexity measur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or many continuous bio-medieal signals with both strong nonlinearity and non-stationarity, two criter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ir complexity estimation : (1) Only a short data set is enough for robust estimation; (2) No over-coarse graining preproeessing, such as transferring the original signal into a binary time series, is needed. Co complexity measure proposed by us previously is one of such measures. However, it lacks the solid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and thus its use is limited.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is measure is proposed, and some important properties are proved rigorously. According to these properties, this measure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index of randomness of time series in some senses, and thus also a quantitative index of complexity under the meaning of randomness finding complexity. Compared with other similar measures, this measure seems more suitable for estimating a large quantity of complexity measures for a given task, such as studying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such measures in sliding windows of a long process, owing to its fast speed for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512.
采用激光熔覆沉积技术制备Inconel 718合金试样,通过自主研制的多功能复合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平面/球的点接触模式下进行切向微动磨损试验,探究合金试样在不同法向载荷和不同位移幅值下的磨损特性.试验结束后,对获得的摩擦力-位移曲线、摩擦系数曲线和耗散能等结果进行详细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三维形貌仪对磨损表面及磨痕截面进行微观分析,得到其磨损形貌及主要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当位移幅值不变时,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微动运行状态由完全滑移区转变成混合区,材料的磨损损伤逐渐加剧,微动磨损导致的能量耗散增加;随着位移幅值增加,材料的磨损损伤同样加剧;微动磨损区域出现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现象,其主要的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513.
本文主要讨论一类角度为θ=π/α,α≥1/2的扇形域上高阶多解析方程的Schwarz边值问题.通过构造适当的高阶-Schwarz算子和Pompeiu算子,我们给出了详细的解表达式.本文把边值问题进一步推广到高阶情形,丰富了扇形域上边值问题的发展.  相似文献   
514.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 是为了探索与建设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 关键技术和原型系统的大科学装置. 环向场(Toroidal Field, TF) 线圈是 CRAFT 系统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旨 在 制 造 出 用 于CFETR 的环向场原型线圈. 本文结合 CRAFT TF 线圈的结构特点和无张力绕制的工程需求, 针对大截面刚度CICC 导体恒速度、 恒高度螺旋放送的技术难点, 完成了导体放送系统的结构设计, 并采用 ANSYS 软件对关键承载部件进行静力学校核, 验证了导体放送系统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材料选择的合理性. 同时, 对导体的螺旋放送过程进行简化, 建立了待放导体旋转与下降过程的力学模型, 获得了导体放送过程中克服转动惯量所需摩擦力的变化曲线, 为导体安装撑紧力的设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15.
发现了空间接近的双温勒伯(Weinreb)酰胺与格氏试剂在温和条件下的单取代反应, 该反应普适性强、 操作简便且产率高, 反应存在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2种产物. 机理分析表明, 该反应发生了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 并生成了稳定的单取代中间体, 从而避免了双取代反应的发生. 通过该反应制备了一系列4-取代酞嗪酮类化合物, 合成了基于酞嗪基团的纯红光三环金属化铱(Ⅲ)配合物, 采用该配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表现出高效率[最大外部量子效率(EQEmax)=10.3%]和低浓度猝灭性能.  相似文献   
516.
工程塑料优异的介电性能和金属可替代性,使其成为5G建设的热门材料。对外观相近但性能不同的几种工程塑料的检测与定性分析,有助于工程塑料更好地应用于5G线路板和天线模块的制造。应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对几种常见的工程塑料PEEK、 PPS、 ABS进行光谱检测,分别得到三种工程塑料在太赫兹波段的光谱数据。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三种工程塑料的THz时域光谱进行转换,获取工程塑料在0.1~1.2 THz下的THz频域光谱,并经过计算提取出相应的吸收光谱。分析THz时域光谱可知,不同种类工程塑料的THz时域谱存在时间延迟线和振幅的差异,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各种塑料间的差异,这表明工程塑料的THz-TDS分类识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由于同属工程塑料,在太赫兹波段上表现为峰位、峰值相近,且各个材料无明显的THz特征吸收峰,因此无法直接以指纹谱进行判定。鉴于此,研究将非线性工具卷积神经网络(CNN)应用于无明显特征吸收峰的工程塑料识别研究的可行性,通过对CNN的网络结构和重要权值参数的优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NN分类模型。该模型使用LeakyRelu激活函数,添加BN层,利用Adams梯度...  相似文献   
517.
光固化3D打印技术作为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类增材制造技术,在打印成型过程中包括三维建模、光敏树脂制备、打印参数调控、后处理等步骤,内容涉及机械、光学、高分子化学、软件工程学等相关知识。为提升本科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技能,进一步培养其科研和创新意识,我们面向本科生设计了基于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创新实验。实验采用基于光引发自由基聚合的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技术,通过对打印过程全流程的参与实践,达到让学生了解3D打印的原理、打印材料的合成和打印技术的过程等相关知识,从而达到可以自主操作完成光固化3D打印的实验教学目的。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18.
特种沥青具有高附加值、应用场景专一和开发难度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特种沥青的研究进展,包括改质沥青、浸渍剂沥青、包覆沥青、中间相沥青及其它种类沥青。在研发特种沥青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加强表征手段的应用,进一步明确沥青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原子、分子及化合物等多尺度的变化规律,从而调控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条件。针对不同原料特性,建议采取适合的加工工艺,生产不同种类的特种沥青,实现沥青资源的精细化、标准化和高附加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