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化学   39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24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29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三峡库区万州段高切坡破坏模式和防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切坡是三峡库区新的地质灾害形式。通过对重庆库区万州区47个高切坡的调查和试验分析表明,万州高切坡主要表现为崩塌破坏、表层风化破坏、差异风化破坏、和土体滑塌破坏4种形式。影响破坏模式的因素主要是构成高切坡的组成物质及其性质、水文气象条件、高切坡的形态和治理时间等。针对不同的破坏类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指导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52.
本文运用瞬态激振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火炮保险器杠杆轴过早破坏的原因,并通过实验给予验证,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为部队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3.
一维含气多孔介质突然卸载破坏引起渗流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煤激波管进行了一维含气多孔介质在突然卸载条件下的破坏实验,并对破坏的形态(层裂和层松)以及破坏前后气体渗流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的破坏存在层裂和层松两种典型的破坏形式,破坏后煤样渗透率的变化本质上是由层松引起的;渗透率的分布与破坏应变直接相关,而充气压力是决定总体变化的参数;试样开裂破坏后的渗透率是原始渗透率的1~2倍;随充气压力增加.破坏深度按某一特征厚度的倍数增加。  相似文献   
54.
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梁剥离破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根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加固方式能有效地改善被加固构件的受力性能,但常由于复合加固层的剥离可能导致加固效果的降低。复合加固层与被加固构件之间的剥离是由于薄弱截面在剪应力及正应力的集中作用下而产生的,文中对复合加固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剪应力及剥离正应力的计算公式分别进行推导,并进一步对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的剥离机理进行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是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对臭氧层的形成,作用,臭氧层破坏的后果,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作用机制和保护臭氧层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基于ARX系统辨识模型的钢绞线张拉力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钢绞线是预应力结构和大跨索承体系桥梁的核心受力构件,其实际保有应力值将决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以钢绞线超声导波传播过程为独立系统,外在激励和数据采集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通过ARX系统辨识方法分析钢绞线张拉力引起的系统模型参数变化,并以模型参数为特征向量,构建张拉力识别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指标具有良好的单调线性变化规律,确定系数达到0.964;传感器布置在钢绞线端面和侧面具有相似的规律性,相对而言,端面布置传感器识别指标的敏感性和线性规律更好;重复加卸载过程,识别指标线性拟合斜率比较稳定,受钢绞线应力加载路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7.
基于单元破裂的岩石裂纹扩展模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杰  李世海  张青波 《力学学报》2015,47(1):105-118
传统离散元方法在处理破裂问题时, 采用界面上的准则进行判断, 裂纹只能沿着单元边界扩展. 当物理问题存在宏观或微观裂隙时, 在界面上应用准则具有其合理性; 而裂纹沿着单元边界扩展, 使得裂纹路径受网格影响较大, 扩展方向受到限制. 针对上述情况, 可以基于单元破裂的方式, 构建连续- 非连续单元法, 并应用于岩石裂纹扩展问题的模拟. 该方法在连续计算时, 将单元离散为具有物理意义的弹簧系统, 在局部坐标系下由弹簧特征长度、面积求解单元变形和应力, 通过更新局部坐标系和弹簧特征量, 可进一步计算块体大位移、大转动, 连续问题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一致, 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 在此基础上, 引入最大拉应力与莫尔—库伦的复合准则, 判断单元破裂状态和破裂方向, 并采用局部块体切割的方式, 在单元内形成初始裂纹. 裂纹两侧相应增加新的计算节点, 同时引入内聚力模型描述裂纹两侧的法向、切向作用与张开度及滑移变形之间的关系. 按此方式, 裂纹尖端处的扩展路径可穿过单元内部和单元边界, 在扩展方向的选取上更为准确. 最后, 通过三点弯曲梁、单切口平板拉伸、双切口试样等典型数值试验, 模拟裂纹在拉伸、压剪等各种应力状态下的扩展问题, 并对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的破坏过程进行模拟, 分析裂纹形成与应力—应变曲线各阶段之间的对应关系. 结果表明: 连续—非连续单元法通过单元内部破裂的方式, 可以显示模拟裂纹萌生、扩展、贯通直至形成宏观裂缝的过程.   相似文献   
58.
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发展与基本构件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做了较为全面地评述.在分析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工程与理论意义的基础上,先后介绍了RPC试件的基本力学性能、各组成原材料含量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RPC基本构件的设计理论等.对研究中的不足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综合分析,RPC基本构件设计理论与框架结构的破坏特性研究是未来一段时期内较为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SURFACE EFFECTS ON ELASTIC FIELDS AROUND SURFACE DEFEC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There are always severe stress concentrations around surface defects like grooves or bugles,which might induce the failure of soli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In the present paper,we consider the elastic fields around nanosized bugles and grooves on solid surfaces.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elasticity on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is addressed through a finite element method.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size of defects shrinks to nanometer,the stress fields around such defects will be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surface effects.  相似文献   
60.
Heavy gauge bosons such as W' are expected to exist in many extensions of the Standard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most general Lagrangian for the interaction of W' with top and bottom quarks is considered. This Lagrangian consists of V- A and V + A structure with in general complex couplings. Such interactions produce an Electric Dipole Moment (EDM) for the top quark at one loop level. We predict the allowed ranges for the mass and couplings of W' by using the upper limit on the top quark ED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