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4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798篇
化学   1541篇
晶体学   88篇
力学   194篇
综合类   95篇
数学   635篇
物理学   123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1篇
  1963年   8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Yi-Peng Li 《中国物理 B》2021,30(8):86109-086109
The evolution of helium bubbles in purity Mo was investigated by in-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during 30 keV He+ irradiation (at 673 K and 1173 K) and post-irradiation annealing (after 30 keV He+ irradiation with the fluence of 5.74×1016 He+/cm2 at 673 K). Both He+ irradiation and subsequently annealing induced the initiation, aggregation, and growth of helium bubbles.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helium bubbles. The higher the irradiation temperature was, the larger the bubble size at the same irradiation fluence would be. At 1173 K irradiation, helium bubbles nucleated and grew preferentially at grain boundaries and showed super large size, which would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microcracks. At the same time, the geometry of helium bubbles changed from sphericity to polyhedron. The polyhedral bubbles preferred to grow in the shape bounded by {100} planes.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helium bubbles, the functions between the average size, number density of helium bubbles, swelling rate and irradiation damage were obtained. Meanwhile, 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size of helium bubbles during the annealing was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42.
在离子液体[Cpmim]Cl中,利用O-甲氧基炔酮肟醚为反应底物,以5 mol%Pd(TFA)2为催化剂, 2 equiv. CuBr2为溴源,以中等至优良产率(68%~90%)合成了系列4-溴代异噁唑衍生物,其结构均经1H NMR, 13C NMR及HRMS确证.该反应具有产率高、底物适用范围广、原子经济性高等优点.此外,生成的产物通过进一步的修饰与转化可以衍生为结构复杂的、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异噁唑活性分子.  相似文献   
43.
以苯并噁唑为荧光基团,合成和表征了一种用于可视化检测N2H4的荧光增强型探针(HL2),并研究了其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HL2对N2H4具有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响应快,它对N2H4的检测限为0.072 μmol·L-1。此外,HL2可应用于实际水体样品中N2H4的检测,并且还能实现HeLa细胞中N2H4的荧光成像。  相似文献   
44.
黄福松 《物理通报》2016,35(6):100-103
现行高中物理课标和教材存在致命的弊端, 继承优秀传统的少而照抄照搬的多; 弃系统性、 科学性不 顾, 伤害学生的认知心理; 探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失败; 课标和教材本身严重缺乏创新; 方案脱离实际. 修改时应特 别注意扬弃糟粕  相似文献   
45.
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前沿研究的诸多领域:介质和裂纹从纳米尺度到千米尺度的空间跨越,游离、吸附气体输运过程中微秒以下的时间尺度事件到历经数年开采的时间尺度跨越,不同尺度上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压裂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反演内部破坏状态等.针对近年来我们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后续发展中面临的前沿力学问题,在综合介绍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从页岩力学性质及其表征方法、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水力压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高效环保的无水压裂技术等6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页岩气藏开发的工程实践, 深入探究了其中力学关键问题,以期对从事页岩气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该方面的内容对力学学科、尤其是岩土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6.
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研究了含酮基团对煤焦异相还原NO的影响及其产物发生氧脱附的微观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NO更易于吸附在含酮基团煤焦表面。椅形含酮基团强化了煤焦异相还原NO;锯齿形含酮煤焦表面与NO异相反应决速步能垒值(495.45 kJ/mol)大于锯齿形纯碳基煤焦表面与NO决速步能垒值(331.32 kJ/mol),基于锯齿形含酮煤焦模型中的氧浓度不在利于NO还原的范围内而不易于NO的还原。中间产物P1在无CO存在情况下,较纯碳基煤焦表面更易于发生氧脱附而产生表面缺陷;在CO存在条件下,含酮煤焦表面为氧脱附过程提供自由活性位点,降低了过程能垒消耗。  相似文献   
47.
采用普通溶液法合成了配合物[Zn(eiqnthz)_2]·DMF(1)和[Zn3(piqnthz)_2Cl_2]·2H_2O(2)(Heiqnthz=N,N′-乙酰异喹啉甲酰肼,H2piqnthz=N,N′-丙酰异喹啉甲酰肼)。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以及荧光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对2个配合物进行结构测定和性质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单核结构,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锌离子周围有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与之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N4O2八面体构型。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三核结构。中心原子Zn(1)、Zn(2)、Zn(3)均为5配位,Zn(1)、Zn(3)位于分子两端并且是变形四角锥配位构型,Zn(2)位于中间形成三角双锥配位构型,整体呈V字型。荧光分析表明Heiqnthz、H2piqnthz与锌(Ⅱ)离子配位后其荧光都发生较大的红移。  相似文献   
48.
以肉桂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廉价的氨基磺酸/浓硫酸为协同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合成了肉桂乙酯,收率90.0%。反应的优化条件为:氨基磺酸/浓硫酸/肉桂酸/无水乙醇=1.9/1/9.1/31.8(物质的量之比),时间3 h。利用该优化条件,共合成了9种羧酸乙酯,包括芳香酸、脂肪酸、二元酸、不饱和酸的乙酯。该法突出的优点有:催化剂价廉易得且可重复使用、产率高、后处理简便。  相似文献   
49.
李涛  陈瑜  刘伟  张琦  黄西平 《合成化学》2020,28(1):67-77
有机三溴化铵(OATBs)作为溴素的固体形式,具有优良的反应活性和热稳定性,是一类重要的溴化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本文从反应类型、OATBs种类和作用机理等方面,对OATBs参与的溴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与溴素对比,指出了该类化合物在芳基的选择性溴化、双键的立体选择性加成和羰基的α-溴代等方面的研究价值。针对研究现状,提出绿色、高效的反应体系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0.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不少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和内在价值并没有相应提高.在分析以往研究方法之后,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权重限制的DEA模型,选取资产总计和营业成本为投入指标,选取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作为产出指标,计算了2015年农业类15家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并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划效率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