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篇 |
免费 | 112篇 |
国内免费 | 12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27篇 |
晶体学 | 6篇 |
力学 | 1篇 |
综合类 | 16篇 |
数学 | 1篇 |
物理学 | 2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α-Fe2O3掺杂的In2O3纳米晶微粉,研究了α-Fe2O3掺杂对In2O3电导和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Fe2O3和 In2O3间可形成有限固溶体In2-xFexO3(0≤x≤0.40);Fe3+对 In2O3晶格中In3+格位的部分取代,大大增强了阴阳离子间的结合力,导致材料中氧空位Vox数骤降、自由电子的浓度变稀和电导下降.n(Fe3+):n(In3+)=5:5的共沉淀粉于 800℃下灼烧 4 h所得的 α-Fe2O3掺杂In2O3传感器元件,对 45μmol·L-1C2H5OH的灵敏度达54.0,为相同浓度干扰气体汽油的8倍多. 相似文献
42.
A star network polymer with a pentaerythritol core linking four PEG-block polymeric arms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orresponding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based on lithium perchlorate and plasticizers EC/PC with the character being colorless and highly transparent has been also prepared. The polymer host was characterized and confirmed to be of a star network and an amorphous structure by FTIR, ^1H NMR and XRD studies. The polymer host hol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pentaerythritol cross-linking. Maximum 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prepared polymer electrolyte has reached 8.83 × 10 ^-4 S·cm^-1 at room temperature. Thermogravimetry (TG) of the polymer electrolyte showed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was up to at least 150 ℃. Th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was further evaluated in electrochromic devices fabricated by transparent PET-ITO and electrochromically active viologen derivative films, and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promised the usage of th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as ionic conductor material in electrochror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4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纯净的及带有不同数目的 Stone-Wale拓扑缺陷下的扶手椅型单壁,双壁和三壁小管径碳纳米管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输运性质,通过计算并分析不同偏压下的微分电导和非弹性电子隧穿谱(IETS),计算结果表明单壁,双壁和三壁碳纳米管的特征偏压区间分别为[-1.0 V,1.0 V],[-0.5 V,0.5 V]和[-0.25 V,0.25 V],特征偏压区间内SW拓扑缺陷所产生的电导波动平缓,而特征偏压区间外因缺陷的数目变化所带来的电导波动显著,通过IETS谱线的分析得到单壁,双壁和三壁碳纳米管的特征峰偏压分别为±1.25 V,±0.625 V和±0.125 V.碳纳米管的特征偏压区间和IETS特征峰偏压可为较小管径碳纳米管单壁,双壁和多壁类型的区分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小管径多壁碳纳米管的输运性质在出现拓扑缺陷时的响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采用场放大进样(FASI)-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检测法(CE-C4D),结合液液萃取(LLE)的样品净化预处理技术,分离检测了酱油中人工合成甜味剂安赛蜜。酱油样品经酸化后,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成功地消除了酱油中含有的大量无机盐等复杂基体对微量安赛蜜的干扰。实验对影响LLE萃取效率和FASI-CE-C4D分离检测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对样品净化前处理过程中萃取剂及用量、样品酸化pH值、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酱油中的安赛蜜可获得良好分离和灵敏检测,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5 mg/kg和0.48 mg/kg。对市售酱油样品进行安赛蜜的加标回收测定,得到加标回收率为92.3%~108.1%,相对标准偏差<8.0%。该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高效、分析成本低的优点,能满足酱油中安赛蜜的分析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5.
发现表面活性物质正丁醇的吸附量Γ随浓度c的不断上升最终会下降,这与吉布斯吸附公式的推导结果不符。对此,深入研究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与Γ的关系,最终分析得出Γ下降区段对应的浓度是没有意义的,即吉布斯吸附公式的推导使用只在浓度不超过CMC时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46.
微流控芯片测定盐酸金刚烷胺片中的盐酸金刚烷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片剂中盐酸金刚烷胺的分析方法。对缓冲液和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实验采用1mmol/LHAc+2mmol/LNaAc(pH4.5)+0.1mmol/LSDS的缓冲体系,于200kV的分离电压下进样10s,在1min内实现了盐酸金刚烷胺的快速检测。优化条件下,盐酸金刚烷胺的线性范围为10~120mg/L(r=0.9990),检出限(S/N=3)为0.6mg/L,加标回收率为97%~98%,相对标准偏差为0.8%~2.2%。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盐酸金刚烷胺制剂的快速检测和药品生产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7.
48.
基于格林函数方法及Landauer-Büttiker公式, 研究了纳米石墨带异质结的电子输运性质, 石墨带异质结由Z 形石墨带与两个锯齿型石墨带电极构成. 研究发现电导大小依赖其几何构型. 由于电子局域在锯齿型石墨带边缘, 因此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了电导隙或电导谷. 调节结间石墨带的宽度, 发现准束缚态的存在诱导许多尖锐的电导峰, 电导峰的数目几乎与结间的石墨带长度无关. 在低能区, 当θ为60°或150°时, 宽度均匀的Z型石墨带仍然保持弹道输运特征. 因此, Z形纳米石墨带可选择地应用于未来的纳微电路. 相似文献
49.
50.
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酒中的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淋洗液发生器-抑制电导检测法,同时分离和检测16种无机阴离子和低分子量有机酸,建立了用亲水性阴离子交换分离柱,KOH为淋洗液等浓度泵作梯度淋洗的离子色谱分离方法.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线性关系. 除马来酸外,所有被测离子的检测限都在0.16 mg/L以下. 方法用于测定4种酒样品的分析,结果满意.样品测定的回收率在93.52%到116.08%之间,除富马酸外其它RSD都小于3.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