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12篇
力学   10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磁性测量研究了化合物YCo12-xTix和YFe12-xTix的结构与磁性.结果表明,化合物YCo12-xTix和YFe12-xTix均具有ThMn12型结构,室温下为单轴磁晶各向异性.随着Ti含量的增加,YCo12-xTix的居里温度Tc显著降低,而YFe12-xTix的居里温度Tc几乎不变.所有化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磁晶各向异性场Ha随着T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可以用双次晶格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32.
元素掺杂是提高类金刚石(DLC)薄膜高温耐摩擦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中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和中频磁控溅射(MFMS)复合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沉积具有不同Si含量的掺硅类金刚石(Si-DLC)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纳米压痕和UMT-TriboLab摩擦试验机等系统分析了Si含量对Si-DLC薄膜的结构、力学性能及不同温度下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重点探讨了Si-DLC薄膜在高温下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Si-DLC薄膜中Si以四面体碳化硅的形式随机分布于无定型DLC基体中,增强薄膜的韧性.同时,Si掺杂使DLC薄膜向金刚石结构发生转变并显著提高了薄膜的硬度.摩擦结果表明,当Si原子分数为15.38%时,Si-DLC薄膜在常温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最低,同时该薄膜在300℃下能维持在较低的摩擦系数(约0.1),主要是由于Si-DLC薄膜中的四面体碳化硅结构能够提升sp3键的稳定性.此外,Si-DLC薄膜中的Si在高温摩擦时会在对偶球表面形成1层SiO2保护层,减...  相似文献   
33.
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在钛合金表面构造不同凹坑直径和密度的织构图案,采用UMT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不同织构形貌钛合金在干摩擦及全氟聚醚油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表面轮廓仪、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摩擦前后的表面形貌及磨痕成分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织构结构及其几何形貌显著影响凹坑容纳磨屑能力和表面接触应力,凹坑直径为200μm,织构密度为8.7%的钛合金表面减摩抗磨性能最好,与未织构相比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23.0%和39.7%,这主要由于凹坑可收集磨屑,减少第三体磨损;全氟聚醚油润滑条件下,表面织构影响流体润滑状态和摩擦表面金属氟化物生成,凹坑直径为200μm,织构密度为8.7%的表面具有更好的减摩抗磨效果,与未织构相比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17.4%和30.6%,这主要由于织构表面摩擦过程生成更多FeF_2,起到减摩抗磨作用.  相似文献   
34.
该文考虑广义Moran集的重分形分解问题,讨论了在不附加压缩尺度具有正的下界条件的情形下广义Moran集的重分形分解集的Hausdorff维数问题.  相似文献   
35.
MoS2和PTFE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采用玄武三号栓-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炭纤维织物及辐照PTFE粉和MoS2粉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考察了MoS2的添加量及环境温度对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配备X射线能量色散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和偶件栓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MoS2改性炭纤维织物可以明显改善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而PTFE的加入则不利于其摩擦磨损性能的改善;当MoS2质量分数在5%~15%之间时,MoS2可以有效降低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当MoS2质量分数为10%时,MoS2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综合摩擦磨损性能最佳;在不同温度条件下,MoS2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低于炭纤维织物材料;当温度达到240 ℃时,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急剧增大,但MoS2改性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比炭纤维织物材料降低近35%.  相似文献   
36.
电子辐照对聚反式1,4-丁二烯晶型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晶体结构对高分子性能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其晶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发现聚反式1,4-丁二烯(PTBD)存在两种晶型结构[1],分别为单斜相和六方相,在低温下主要为单斜相,高温下主要为六方相.在一定温度下,单斜相和六方相可发生可逆的相转变[2].本文以透射电镜为主要手段,在电子射线辐照下,研究单斜相向六方相的转变过程,不仅摄得样品的单斜相和六方相电子衍射谱,而且还拍摄到两相共存的电子衍射谱.1 PTBD的晶型转变Fig.1 DSCthermalgramofPTBDScanrate:10℃…  相似文献   
37.
为探索金属硫族团簇材料的多样性结构及其光电应用, 利用溶剂热法, 以含孤对电子的金属 Sb(Ⅲ)与硫元素采用不对称的配位几何方式结合, 合成了 Sb 基硫族团簇化合物[Sb4S5(S3)]·C5H11N(1)和(C5H12N)2[In2Sb2S7] (2)。2 种化合物分别由{SbS3}或{InS4}配位单元之间以顶点共享的方式组合而成。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研究表明, 化合物2 的极限电流密度和半波电位均高于化合物1, 表明其 ORR性能更好。Koutecky-Levich图分析表明, 由混合金属构筑而成的层状化合物2 的 ORR催化过程以四电子路径为主。  相似文献   
38.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不锈钢表面构造深度不同的沟槽型织构图案,通过UMT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织构深度的不锈钢表面在PAO6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表面轮廓仪和扫描电镜(SEM)对摩擦前后的沟槽形貌进行表征分析,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试验进行模拟并计算,结合ANSYS Fluent软件模拟分析结果,探究了沟槽织构深度对不锈钢表面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加工的沟槽织构及其织构深度显著影响不锈钢表面在PAO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织构深度为10 μm的不锈钢表面获得最好的抗磨和减摩效果,与未织构表面相比,其摩擦系数与磨痕宽度降低了60%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织构深度为10 μm的不锈钢表面在摩擦过程中,润滑油通过其收敛区域时产生了很好的楔效应,润滑油产生的升力较大,改善了该织构表面在摩擦过程的润滑状态,从而呈现很好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39.
1923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里,美国著名物理学家R·A·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1953)登上了领奖台,领取了物理学的最高荣誉--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由于用"油滴法"巧妙而精确地测量了电子电荷以及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40.
闫羽  许淑伟  金汉民  杜晓波  苏峰 《中国物理》2004,13(11):1965-1968
The magnetization curves along the crystal axes for Gd_2Fe_{17} and Gd_2Fe_{17}H_3 were analysed based on the single-ion model. If the Gd-Fe exchange interaction has been taken as isotropic as usual, the fitted values of magneto-crystalline anisotropy of the Fe sublattices in Gd_2Fe_{17} and Gd_2Fe_{17}H_3 would become unreasonab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Y or Lu compounds. It was shown that the large difference is caused by the neglect of the anisotropy of the Gd-Fe exchange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