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11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固相合成及常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CaCu3Ti4O12(CCTO)高介电常数陶瓷材料,采用XRD、SEM、LCR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与烧结过程以及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1000℃时,CaCO3、CuO和TiO2可完全反应生成CCTO;温度高于1150℃时,CCTO分解.CCTO合成粉体的适宜烧结温度为1100℃,烧结试样结晶完整,结构致密,1kHz频率下相对介电常数达1.5×104,介电损耗0.27.  相似文献   
32.
杨梅君  沈强  张联盟 《中国物理 B》2011,20(10):106202-106202
Nanocomposites offer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the incorporation of nanostructured constituents into bulk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The 0.7-at% Bi-doped Mg2Si nanocomposites are prepa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of the mixture of nanoscale and microsized 0.7-at% Bi-doped Mg2Si powders.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bulk material is composed of nano- and micrograins. Although the nanograin hinders electrical conduction, the nanocomposite structure is more helpful to reduc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increase the Seebeck coefficient, hence improving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A dimensionless figure of merit of 0.8 is obtained for the 0.7-at% Bi-doped Mg2Si nanocomposite with 50-wt % nanopowder, which is about twice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sample without nanopowder.  相似文献   
33.
基于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且随机分散的Cu/PMMA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Cu颗粒含量对PMMA基体声速与冲击压缩行为的影响。超声测试结果表明,随着Cu颗粒含量的增加,声波的衰减使材料的横、纵波声速皆呈缓慢下降趋势,由此使体积声速亦呈减小趋势。基于平板撞击实验,获得了冲击压力在1.1~6.0 GPa范围内各复合材料的冲击波速度-粒子速度方程。Cu/PMMA复合材料声阻抗的升高使Hugoniot参数λ逐渐增大,而零压体积声速减小,与常压体积声速所表现出的变化趋势一致。结合已有的压力-粒子速度关系模型,对各材料的压力-粒子速度曲线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种基于上述模型的用于预测金属粒子填充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压力-密度关系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4.
赵彤  刘洁瑜  沈强 《光学学报》2019,39(8):227-236
特征金字塔网络(FPN)在融合不同尺度特征图时采用上采样和相加的方法,然而经过上采样的特征图的空间层级化信息丢失严重,简单地进行相加必然引入一定的误差。同时,FPN结构的深层特征信息前向传递性较差,其对更浅层的辅助效果基本消失。对此,结合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在处理上下文信息上的优势对FPN结构进行改进,在不同深度的特征层之间建立一条自上而下的记忆链接,建立多门控结构对记忆链上的信息进行过滤和融合以产生表征能力更强的高级语义特征图。最后,将改进的FPN结构加入到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算法框架中,提出新的特征融合网络——MSSD(Memory SSD),并在Pascal VOC 2007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表明,该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测试结果,相比于目前较先进的检测算法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5.
水溶性大分子调控碳酸钙结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综述了水溶性大分子调控碳酸钙合成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生物大分子、合成大分子以及大分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对碳酸钙结晶习性的影响,讨论了水溶性大分子对碳酸钙形貌和晶型的调控机理.大分子调控碳酸钙合成的研究不仅为人们制备不同形貌、尺寸和晶型的碳酸钙开拓了思路,也为满足不同的工业需求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6.
以高纯ZrB2粉末和ZrOCl2为原料,应用沉淀法制备了ZrO2包覆ZrB2复合粉体,并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得到高致密度的ZrB2/ZrO2复合材料.采用TEM、SEM、XRD对粉体及其烧结体进行测试,并对纯ZrB2粉体与包覆式复合粉体的烧结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眀:利用沉淀法可以形成包裹结构;包覆式复合粉体的烧结性能大大优于纯ZrB2粉体,在1950℃的烧结温度下,保温10min,得到相对致密度97.8;的ZrB2/ZrO2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7.
报道了苯甲醇对CTAB/KBr胶束体系粘度的影响,利用1HNMR法研究了苯甲醇在CTAB胶束中的增溶位置.结果表明,在KBr盐溶液中,随着苯甲醇的加入,0.01mol/LCTAB胶束体系的粘度增大至最大值.对CTAB分子的1HNMR分析表明,少量的苯甲醇增溶在棒状胶束的界面,促使胶束体积增大和相互缠结,体系的粘度随之增大;当苯甲醇浓度较高时,将增溶在胶束的栅栏层靠近极性头一侧,胶束发生棒-球转变和解缠,体系的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38.
正戊醇对CTAB/KBr胶束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正戊醇对CTAB/KBr胶束体系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1mol.dm^-^3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正戊醇促使CTAB/KBr胶束体系的粘度增大至一最大值,然后降低在0.08mol.dm^-^3CTAB/KBr的溶液中,正戊醇能促使该胶束体系呈现粘弹性。根据动态荧光法测定的胶束聚集对以上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9.
以粒径1μm左右的球形和斜方碳酸钙为模板,制备了不同形貌的SiO2中空粒子。通过SEM,TEM,XRD,BET,TGA等对模板和中空粒子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对包覆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由于碳酸钙对壳层具有良好的物理支撑作用和化学亲和作用,SiO2中空粒子不仅结构完整,孔径分布良好,而且准确地复制了模板表面的细微结构。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0.
采用数值计算设计了Ti-Cu-W材料体系Pillow飞片,实现金属铋样品的冲击加载和准等熵加载,并通过实验研究铋的冲击熔化再凝固这一复杂的物理过程,实验获得的速度波剖面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还建立了金属铋的包含5个固相和1个液相的完全物态方程,计算相图的三相点以及高压区的Hugoniot线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计算还获得了冲击加载再凝固实验中的温度信息和相变信息。通过计算分析和对实验数据的解读,认为Ti-Cu-W材料体系Pillow飞片加载可以用于铋的冲击熔化再凝固复杂物理过程研究,为实验探索研究建立了适用的研究方法和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