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34篇
物理学   2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卟啉吡啶季铵盐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情况下,卟啉试剂溴化5 [4 (2 吡啶乙氧基)苯基] 10,15,20 三(4 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pH3~5时,铜(Ⅱ)与卟啉吡啶季铵盐形成了稳定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8×105L·mol-1·cm-1。铜(Ⅱ)浓度在0~0 7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配合物其组成的摩尔比为Cu∶卟啉吡啶季铵盐=1∶2,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2.
用等温热重技术研究了三种新型尾式卟啉-三乙胺和吡啶季铵盐的热稳定性及寿命。得到了失重10%为寿终指标的寿命方程及稳定性大小的顺序。  相似文献   
33.
刘彦钦 《光谱实验室》2001,18(4):462-464
本文研究了溴化 5- [4 - (3-吡啶丙氧基苯基 ) ]- 10 ,15,2 0 -三苯基卟啉 ,在 p H=4 .0时与 Cu2 + 的显色反应条件 ,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4 13nm。在相同条件下 ,试剂最大吸收波长为 4 4 4nm,对比度大约30 nm。试剂与铜络合比为 1∶ 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9× 10 5L· mol-1·cm-1,铜含量在 0— 6 0 μg/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可用于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34.
刘彦钦 《光谱实验室》2001,18(3):376-378
本文研究了溴化 5- [4 - ( 2 -吡啶 -乙氧基 )苯基 ]- 10 ,15,2 0 -三苯基卟啉与 Cu2 +的显色反应条件 ,在 p H=4 .0时 ,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4 13nm,试剂最大吸收波长为 4 4 3.5nm。对比度大约为 30 nm。试剂与铜络合比为 1∶ 1,其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4× 10 5L·mol-1· cm-1,铜含量在 0— 0 .5μg/ 10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本研究可用于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35.
合成了10个尾式卟啉-吡啶(三乙铵)季铵盐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和UV-Vis确证.  相似文献   
36.
新型间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书涛  刘彦钦  韩士田 《应用化学》2007,24(11):1295-1298
用5-[3-(3-溴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或5-[3-(4-溴丁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与5-氟尿嘧啶反应,合成了1,3-二[5-(3-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A1)、1-[5-(3-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B1)、1,3-二[5-(3-丁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A2)、1-[5-(3-丁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B2),产率分别为20.4%、12.3%、21.4%、11.4%。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试技术表征了其结构。对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DMF为溶剂,反应温度在120℃,反应时间10h,产率较高;采用硅胶G(粒径40μm)柱层析,按试验产品量,柱子直径为3cm,柱高10cm,用V(氯仿)∶V(丙酮)=15∶1为洗脱剂,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7.
稳态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显示,苯环上氯原子的不同位置对氯苯基锌卟啉-酪氨酸的光物理性质有很大影响.紫外吸收光谱中,邻、间和对氯取代的3个化合物都具有典型的Soret带和Q带.其中Soret带位于423nm处,Q(0,0)和Q(0,1)带分别位于549和590nm处.邻位取代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058,比间位(0.0241)、对位(0.0235)取代化合物的要高得多.邻位取代化合物的荧光寿命(3.11ns)比间位(1.12ns)和对位(1.11ns)取代化合物的长.邻位化合物的这些特性可能归因于取代基之间的空间效应;而在间位和对位化合物中,重原子效应和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可能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8.
扈靖  刘彦钦  韩士田 《应用化学》2012,29(5):608-610
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为脱水剂,meso-四(对羟基苯基)卟啉与5-氟尿嘧啶-1-基乙酸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meso-四[4-(5-氟尿嘧啶-1-基乙酰氧基)苯基]卟啉化合物(A),产率12.7%;将其与乙酸锌反应得到其锌配合物(B),产率30.8%。 通过1H NMR、IR、MS、UV-Vis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卟啉化合物A及其锌配合物B的结构。  相似文献   
39.
氯代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秋青  刘彦钦  邱红 《分析化学》2001,29(9):1016-1020
合成了12种新型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并讨论了和总结了12种化合物光谱的关系特征及其规律,确定配体与5-氟尿嘧啶相连点是N1-H还是N2-H的判据。卟啉环上苯的1HNMR峰形受取代基氯原子位置影响较大,且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不受卟啉链长短的影响。12种化合物的荧光强度都遵循双取代化合物高于单取代化合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40.
用对氯苯甲醛和对羧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周边含羧基苯基的不对称卟啉中间体,然后再与5-氟尿嘧啶反应,合成了两种亚烷基链长不同的标题化合物,产率为22.1%和19.8%.产物结构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表征确认.同时对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以DMF为溶剂、反应温度在125℃、反应时间8h条件下,反应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