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10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汉语语音合成系统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开始,对汉语语音合成系统的工作性能定期举行全国评测.采用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1994年对五个不同的合成系统进行了评测和诊断.听音人为16名大学生(男8,女8),对合成言语没有经验.听音人响应是开放的听音记录.同时,还采用十点主观评价(MOS)测定言语自然度.为给出各合成系统音段层的诊断信息,对合成语音的辅音知觉混淆矩阵进行了分析.借助于对比自然言语和合成言语在不同语言层次上清晰度试验得分间的统计关系,来考察合成系统韵律特征处理的缺陷.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得到评测合成系统工作性能的稳定合理的指标.有关韵律特征的评价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2.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中,无损检测技术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一些主要的超声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脉冲多次反射法用于检测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与衬层之间的粘结质量。特性参数和扫频超声法以多层介质理论为基础,用于检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深层粘结质量。  相似文献   
33.
随着我国高山医学和航空航天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低压舱的设计与建造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低压载人试验舱要为科学家提供合适的低压条件,同时又要为乘员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环境包括声学环境,本文介绍低压舱舱内气动状态的计算方法和复压系统的声学设计,并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4.
李毅民 《应用声学》1995,14(3):44-46
本文介绍在数字声学测量分析系统中,通过双传声器信号互谱密度的计算进行声强及声功率测量的基本原理。该数学分析系统由微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卡和A/D变换卡组成。在一个数字系统中,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ET)进行互谱计算是十分有效的。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声强的测量分析中对声强探头两传声器的固有相位差进行补偿的重要性和补偿方法,这是声强测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5.
  山豪 《应用声学》1996,15(5):1-5
本文讨论近年电声技术的进展,综述电声器件概况,介绍高保真立体声中的环境声和数字声频,并总结迅速发展的声场电声控制技术,最后讨论了主观电声测量方面的动态.  相似文献   
36.
海底沉积物参数对浅海中低频声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出了考虑海底沉积物中声衰减和横波后浅海中点声源激发声场的积分表达式,并用实轴积分法和快速傅里叶交换(FFT)数值计算模拟了爆炸声源在浅海中激发的全波列波形。考察了海底沉积物参数、声源激发主频等对低频声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远场接收到的波群为声源主频处的模式波。最后讨论了通过几个不同声源激发主频处的某一模式波的群速度的测量值用最小平方和估计法来反演海底沉积物的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7.
固体中时间反转法的声束自聚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反转是一种很有用的自适应聚焦技术。本文中我们进行了声束在固体中运用时间反转方法的自适应聚焦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时间反转可补偿固体中各声线的程差,从而同时实现纵波和横波的自聚焦。聚焦增益的理论值和实验结果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38.
黄海中部内波特征及其引起的声起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1996年中美联合黄海实验所取得的水文资料,对内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内波引起的质点垂直位移峰-峰值可达8m;(2)内波主要由第一阶模态控制;(3)内波谱能量密度随频率近似以-3/2次方律减小.根据实验得出的内波谱,给出了海水声速分布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用PE方法对由内波引起的不同频率声信号强度起伏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9.
微缝吸声体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窄缝可做为声学原件,这是已知的。窄缝的声阻抗严格公式以及低频近似公式都存在。本文发展了窄缝的基本理论,求得了其声阻抗的简单实用公式。由此可见,缝宽减小至丝米级,其阻抗比将超过一,因而微缝板加后腔形成的微缝吸声体可具有良好吸声性能,而不需任何多孔性或纤维性材料。文中提出微缝吸声体的概念和严格理论,并讨论其吸声性能。微缝吸声体的公式与微穿孔吸声体的完全相似,只是其声阻系数较小而声抗过大,一般说,如参数相同,其吸声特性将比微穿孔吸声体为差。改进措施可有效地补救。  相似文献   
40.
扩散场内微穿孔板吸声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驻波管和混响场内对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做了吸声测量。同时在混响室对微穿孔板加吸声材料混合结构做了吸声测量。目的是了解微穿孔板在随机入射场或混响场内的吸声特性与垂直入射的关系。文中给出计算及测量结果,并说明了影响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特性的因素,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点。对今后要进行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