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50篇
晶体学   4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别制备了以L-半胱氨酸(L-cyst.)或以巯基乙酸(TGA)保护的银纳米颗粒,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对两种不同状态的银纳米颗粒的结构作了表征。由其吸收光谱图显示,L-cyst.和TGA保护的银纳米颗粒的吸收峰依次位于384 nm和392 nm波长处;由TEM的检测结果表明:上述2种形态银纳米颗粒的粒度大小依次在10~40 nm和20~30 nm范围内。试验中发现,以L-cyst.保护的银纳米颗粒与曙红Y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吸收峰从384 nm红移至395 nm;以TGA保护的银纳米颗粒与曙红Y之间未见有相互反应。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认为系由于结合于银纳米颗粒表面的L-半胱氨酸分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曙红Y分子上的负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用自组装方法将巯基乙酸(MPA)与ZnO纳米晶薄膜(ZDF)通过共价键偶联到一起,形成纳米晶/巯基乙酸复合膜(ZDF/MPA)。采用发光光谱和XPS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ZDF/MPA的荧光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研究发现ZDF/MPA中ZnO自由激子发光和束缚激子发光强度随着巯基乙酸的浓度增大而分别呈现不同的非线性减弱关系,当巯基乙酸达到一定的浓度量时,ZnO荧光完全消失。研究表明:ZnO纳米薄膜与MPA之间能够发生成键作用,并且在成键之后发生了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23.
巯基乙酸(TGA)和单-(6-巯基)-β-环糊精(mono-6-thio-β-CD)作混合稳定剂,通过优化TGA/mono-6-thio-β-CD比例及回流时间,合成出了粒径分布均匀、荧光量子产率高达81.3%的mono-6-thio-β-CD修饰的CdTe量子点(QDs),建立了一种在水相中直接合成β-CD修饰的CdTe的新方法.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S)研究了mono-6-thio-β-CD-CdTeQDs与中性红的相互作用,同时通过对比单独使用TGA为稳定剂合成的TGA-CdTeQDs与中性红的相互作用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模型.在pH6.1的BR缓冲溶液中,当中性红浓度为7.5×10-6mol/L时,中性红的离子型体HNR+和分子型体NR分别与mono-6-thio-β-CD-CdTeQDs表面的-SCH2COO-和mono-6-thio-β-CD结合达饱和,当中性红浓度大于7.5×10-6mol/L时,中性红开始在mono-6-thio-β-CD-CdTeQDs表面聚集,导致mono-6-thio-β-CD-CdTeQDs粒径增大、荧光急剧猝灭、RRS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4.
用巯基乙酸作稳定剂制备CdSe纳米晶的光学性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Wageh S  刘舒曼  徐叙瑢 《发光学报》2002,23(2):145-151
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制备了CdSe纳米晶,通过尺寸选择沉淀得到2nm到3nm之间不同尺寸的纳米晶,利用室温光吸收,光致发光(PL)和光致发光激发(PLE)谱来研究了CdSe纳米团簇的光学性质。紫外-可见吸收谱给了具有清晰激光特征的尖锐吸收边,这表明样品的尺寸分布很窄。光致发光研究表明,样品有两个发射带,一个具有较高能量位于吸收边,来自电子-空穴对从最低激发态能级弛豫后的辐射复合,另一个低能发射带归属于基质与纳米晶界面存在的俘获中心。PLE谱中有2个吸收带,分别是S-S和P-P跃迁。最后还给出了不同激发能量下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25.
固相反应法;巯基乙酸钠修饰的zns;甲基橙;光催化  相似文献   
26.
在H2SO4-NH4OAc(pH3.5)溶液中,巯基乙酸有一灵敏的还原波。当使用单扫描极谱法时,其二阶导数峰电位位于-0.320V(vs.SCE)。用直流极谱法,单极描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体系的极谱行为和电极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使用单扫描极谱法时,该体系属于有吸附性的准可逆过程,测得电极反应电子转移数n=1,H^ ,反应数n′=1。用单扫描极谱法可测定巯基乙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4-2.0mg.L^-1,该方法用于冷烫液中巯基乙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孙新枝 《化学研究》2006,17(2):80-83
通过共价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巯基乙酸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在含有铜离子的磷酸缓冲液中搅拌吸附,铜离子与修饰电极表面的巯基乙酸形成的活性配合物吸附在电极表面.用该电极对不同浓度的铜离子进行检测,发现峰电流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0.05~1μmol/L之间出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0 nmol/L.  相似文献   
28.
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pH960氨性介质中,巯基乙酸与铁(Ⅲ)生成紫红色络合阴离子,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将有色络合物富集于树脂相上,用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67×104L·mol-1·cm-1;铁含量在0~14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测定内蒙地段黄河水和呼和浩特地区自来水中微量铁,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和32%。  相似文献   
29.
以硝酸铋为铋源、硫脲为硫源,分别以小分子有机物-巯基乙酸、柠檬酸及聚合物半导体-羧基化PPV(羧基化的聚对苯乙炔)为模板,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Bi2S3微晶,并对产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UV-Vis-Near-IR)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2S3微晶为斜方晶系的辉铋矿;在巯基乙酸的作用下,Bi2S3排列成直径约为2~3 μm的花状微晶;在柠檬酸的作用下,Bi2S3晶体呈絮状,结成直径约为2μm左右的绒球;在羧基化PPV的作用下,Bi2S3构成直径约为2μm的绒球.通过由UV-Vis-Near-IR光谱绘制的(αhv)2~hv曲线图计算得到,在不同有机物模板作用下得到的Bi2S3微晶的能带间隙均大于无模板作用得到的Bi2S3,且羧基化PPV的作用效果优于小分子有机物,使能带间隙提高为1.64 eV.  相似文献   
30.
<正>近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制作能够在复杂实际样品中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地检测被测物种的比色型光化学传感器.具备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比色型传感器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纳米科技爆炸式的发展为优化比色型化学传感器的性能提供了可能.本论文基于对比色型光化学传感器的充分认识,和对纳米材料在构建比色型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