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37篇
力学   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8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P同位素的质子滴线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相对论平均场近似下P同位素的滴线核的性质,首先在理论上探讨了25P作为P的滴线核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具有的质子晕结构,然后给出了在兰州放射性束流装置上25P的实验鉴别结果. Great progress was made on the study of P isotope both in theory and in experiments, but the final conclusion about the dripline of P isotope has not been made. In this article the properties of P isotope was studied in the frame work of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RMF). First the probability of 25P as the dripline nuclei of P isotope and the proton halo structure of 25P was discussed, and then the RIBLL experiental result of 25P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放射源辐射场Monte Carlo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Pu-238为放射源,采用简化的级联衰变链对其进行源项分析,得到放射源各衰变子体原子数及放射性活度的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采用MCNP程序,对放射源进行了精确建模,对放射源辐射场及其有效屏蔽问题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放射源周围中子、能谱及辐射场分布,辐射场计算值与参考实验剂量吻合较好,屏蔽体的采用可有效降低放射源的辐射剂量,其中,剂量降低为裸源的0.1%左右,中子剂量降低为裸源的13%~17%。  相似文献   
13.
采用等温差示光量热扫描技术(DPC)研究了超支化烯丙基聚硅氮烷-巯基化合物体系的紫外光固化.对比了超支化聚合物-巯基化合物体系、二官能烯丙基硅氮烷-巯基化合物体系和超支化自聚体系的紫外光固化特性,结果表明超支化-巯基化合物体系可在引发剂浓度低(0.1wt%)、辐照强度低(5mW/cm2)的情况下迅速发生光固化反应;与超支化自聚反应相比固化速率高、双键转化率高;而与低官能-巯基化合物体系相比,由于超支化分子结构的独特性,导致固化速率快,双键转化率偏低.对引发剂浓度、辐照强度和反应温度对固化行为的影响表明,在引发剂浓度不超过0.5wt%和辐照强度不大于30.50mW/cm2时,反应速率分别与引发剂浓度和辐照强度的1/2次方成线性关系.运用带扩散因子的自催化固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固化行为,计算出特定条件下的光固化动力学参数,表观总反应级数约为8.76,表观活化能为13.97kJ/mol.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束流诊断技术的新发展,它包括初级束流在线监测研制的非拦截式法拉第筒,监测低强度初级束流的塑料闪烁探测器,测量放射性次级束流剖面的大面积双维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室等.这些新研制的束流诊断装置的运用,明显提高了设置、调整、确定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运行参数的速度和准确性,改善了放射性次级束流纯度和质量,并使得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的运行更简洁、迅速和有效.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上用80MeV/u的2?0?Ne轰击Be靶产生出理论上预言有奇异结构的17Ne的次级束流,并用它轰击Si靶,测量它的反应总截面并与其相邻的核相比较,发现截面值没有增大的现象.利用微观的Glauber模型进行了计算,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很好,确认其没有奇异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不同工作气体对PPAC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为RIBLL研制的一种双维位置灵敏PPAC在不同工作气体下的性能测试.位置读出采用电荷分除法.在7mb气压和C3F8工作气体时阳极在+595V,对于3组分α粒子,位置分辨为0.64mm.使用异丁烷气体,阳极在+500V,位置分辨为0.76mm.PPAC在两种气体中探测效率均为99.1%.C3F8气体质量厚度和能量损失较大,信号幅度较高,适合探测较高能量较轻粒子.异丁烷气体能损较小,适合探测较重粒子.  相似文献   
17.
Ti-Zr催化剂对NaH/A1复合物可逆储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球磨(NaH/A1 Ti)和(NaH/A1 Ti-Zr)复合物的方法加氢制备了NaAIH4配位氢化物,系统研究了Ti、Ti-Zr催化剂以及不同加氢条件对其可逆储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NaH/A1体系的吸放氢性能,共掺金属Ti粉/Zr粉的催化作用比单独掺金属Ti粉的催化作用要好.随着加氢温度从85 ℃上升到140 ℃,体系的吸氢容量先增后减,并在120 ℃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发现共掺Ti-Zr催化剂的复合物具有最佳的储氢性能,在120和85℃时的吸氢量分别为4.61%和3.52%(w),比仅掺Ti催化剂的复合物分别高出0.40%和0.70%(w)的吸氢量.随着加氢压力的增大,(NaH/A1 Ti-Zr)复合物的吸氢性能随之提高.XRD和DSC分析结果表明,NaA1H4体系的放氢过程明显发生两步分解反应,共掺Ti-Zr催化剂的复合物储氢性能优于单独掺Ti催化剂的原因是,共掺催化剂能有效改善NaA1H4体系吸放氢反应的动力学性能,并降低体系的放氢温度.  相似文献   
18.
A novel graphene oxide/titanium dioxide(GO/TiO_2) solvent-free nanofluid was firstly synthesized by employing GO, which was in-situ deposited by TiO_2 as the core and(3-Glycidyloxypropyl) trime thoxysilane(KH560) and polyetheramine-M2070 as the shell.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GO/TiO_2 nanofluid were verifi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i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and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These studies confirmed that TiO_2 has been deposited onto GO with good dispersion, and the organic shell has been grafted onto the core successfully.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TGA) and viscosit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is nanoparticle hybrid material presented a liquid state without solvent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has great fluid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The solubility investigation of GO/TiO_2 nanofluid revealed its excellent amphiphilicity and the potential as the functional nanocomposites.  相似文献   
19.
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将L-苯丙氨酸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并对尼莫地平进行电化学研究。在pH=6.79的缓冲溶液中,于-0.90 V(vs.SCE)左右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峰,尼莫地平在2.0×10~(-5)~2.0×10~(-3)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866,检出限(3σ/k)为6.0×10~(-7)mol/L。实验考察了测试底液、pH值、扫速和干扰组分的影响,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可用于实际药品测定。  相似文献   
20.
V2.1TiNi0.4Zrx(x=0~0.06)储氢电极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V2.1TiNi0.4Zrx(x=0耀0.06)储氢电极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相结构分析表明, 所有合金均由体心立方(bcc)结构的V 基固溶体主相和第二相组成, 且第二相沿主相晶界形成三维网状分布;其中, 当Zr 含量x 臆0.02时合金的第二相为TiNi基相, 而当Zr含量x达0.04时, 其第二相变为C14型Laves相, 且主相和第二相的晶胞体积均随着x 的增加而增大.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 添加Zr 元素可以改善合金的活化性能和提高最大放电容量; 同时, 随着Zr 含量x 的增大, 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但充放电循环稳定性逐渐降低. 在所研究的合金样品中, V2.1TiNi0.4Zr0.04合金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