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2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1.
周济  唐明道  罗晞 《发光学报》1988,9(2):152-158
研究了Ce3+,Mn2+激活的氟磷酸钙(FAP:Ce3+,Mn2+)的发光光谱、激发光谱、漫反射光谱、发光衰减以及顺磁共振谱,首次发现了FAP:Ce3+,Mn2+中Ce3+可以形成两种发光中心;同时也发现在该材料中Mn3+的发光中心与普通卤粉相似,即存在MnⅠ和MnⅡ两种中心;研究表明,由Ce3+中心向Mn2+中心的能量传递具有相当高的效率,传递机制属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在Ce3+→Mn2+能量传递过程中,MnⅠ中心优先被Ce3+中心敏化。  相似文献   
12.
罗晞  李定芳 《发光学报》1994,15(1):20-25
制备了CaS,Se:Eu红色DCEL屏.在CaS:Eu中掺入少量Se可以改进DCEL性能.研究了Pb对CaS:Eu的影响.通过发射、激发光谱及衰减的测量,认为Pb2+敏化了Eu2+.与常规的CaS:Eu相比,CaS:Eu,Pb的DCEL效率和寿命都明显提高了.  相似文献   
13.
用X射线衍射谱证实了ZnS光致发光材料经紫外线照射后,体色逐渐变灰至黑是由于ZnS离解析出Zn所引起并发现尚有其它组分存在.还研究了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和材料粒经大小对ZnS发光材料光老化的影响得出一些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粉末DCEL屏(夹心式)的发光区是在紧靠阳极的一个很薄(大约1μ)的区域内,这是至今所有研究者一致的结论.本文作者在实验中证实,粉末DCEL屏的发光区位置具有随机性,通常它可出现在任何难以予料的位置上,比如在靠近阴极或者在发光粉/介质层中间以及靠近阳极,甚至同时在所有上述位置上出现,也有时发光区占据整个的发光粉/介质层.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制备荧光纯的硫化锌原料通常还是用锌盐与硫化氢反应的办法。本文报导了获得荧光纯硫化锌的一种新方法。此法是通过在碱性介质中取最佳的pH条件用硫脲与锌盐反应得到ZnS。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的ZnS的特性用下列方法检定: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衍射,光学显微镜,磁化率,漫反射光谱及比重。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是,沉淀时随着pH条件的改变所得产品不同程度地偏离化学比。对所有的情形都已用间隙中的Zn原子或Zn~ 离子及在阴离子空位中的电子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CaS:Ce~(3+),Na~+和CaS:Ce~(3+)X~-(X=F、Cl、Br)荧光粉的220nm附近的激发光谱,它是由S~(2-)的3P~6电子迁移到Ce~(3+)的4f轨道所致的电荷迁移态激发。以卤素为共激活剂时,对激发带向低波数的移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Ce3+,Mn2+激活氟磷酸钙的合成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济  罗晞  唐明道 《发光学报》1987,8(4):309-316
合成了发光效率较高、光衰较小的黄色光致发光材料——Ce3+,Mn2+激活的氟磷酸钙(FAP:Ce3+,Mo2+).研究了各种工艺条件对该材料的发光效率、发光光谱及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灼烧温度在900℃左右;弱还原气氛或保护气氛有利于得到性能较好的材料;原料的化学剂量比M a/Mp,对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光谱影响不大,但对老化速率影响较大,原料中F量应高于正常化学剂量比近一倍.通过对材料形成过程的热分析(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发现FAP:Ce3+,Mn2+的形成过程与普通卤粉差异很大,研究表明,FAP:Ce2+,Mn2+的形成主要是由650℃~800℃时发生的气相输运过程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CaS:Ce和ZnS:Mn,Cu粉末DCEL材料的包铜化学反应过程,发现了一些包铜量随包铜温度、包铜时间、铜盐浓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和电导率随包铜量的变化规律,并对这些规律进行了探讨,同时根据一些补助实验和化学的反应基本原理提出了包铜化学反应过程的初步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中文标题     
罗晞 《发光学报》1987,8(4):279-290
迄今为止,Ⅱ—Ⅵ族粉末发光材料还是被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大有前途的发光材料.特别是ZnS、CdS这类最早的材料,如现在还大量生产的被用到彩色电视中的蓝粉ZnS:Ag,还未找到其它更好的基质材料来取代它.  相似文献   
20.
DCEL的形成过程一向被认为是不可逆的,对这一点从未有人提出过疑义。目前,人们普遍地把形成过程归结为是由于Cu+迁移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发光屏的电阻急剧增加,激发电流急剧下降;在首次激发时光辐射的产生比激发有一时间延迟以及特有的亮度衰减等)。但我们在实验中也看到了与形成过程相反的过程,即一定程度上电阻的下降,电流的增加以及亮度上升和发光屏状态某种程度的恢复。这些现象可以用Cu+的反向迁移很好地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