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8篇
力学   2篇
物理学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来流边界层效应下斜坡诱导的斜爆轰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彧  周进  林志勇 《物理学报》2014,63(20):204701-204701
以超声速预混气中的斜爆轰波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来流边界层效应下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马赫数为3的超声速预混风洞中,通过斜坡诱导产生了斜爆轰波.当来流的当量比较低时,预混气中产生的是化学反应锋面与激波面非耦合的激波诱导燃烧现象.此时边界层分离区中的化学反应放热将使分离区尺度显著增大,流场非定常性显著增强,激波位置剧烈振荡.当来流的当量比较高时,预混气将产生斜爆轰波.此时边界层分离区会影响到斜爆轰波起爆时的形态.在小尺度分离区下,斜爆轰波起爆时呈突跃结构(有横波);在中等尺度分离区下,流场固有的非定常性使斜爆轰波呈间歇突跃结构;在大尺度分离区下,斜爆轰波起爆则呈完全的平滑结构(无横波).  相似文献   
12.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尼龙(PA)612/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材料,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PA612和TPU之间的相互作用。WAXD结果表明,TPU的加入影响了PA612的结晶完善度,且随着TPU含量的增加,PA612的结晶度逐渐降低。FTIR的结果证实了共混样品中PA612与TPU形成了新的氢键,且熔融共混过程中两组分之间有少量化学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FTIR定量分析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定量分析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组成,对特征谱带的选择,重叠峰的分离,数据的拟合处理作了详细讨论。采用1 378 cm-1处聚乙烯的复合峰与1 110 cm-1处聚乙二醇的复合峰强度比作为定量分析的基准,利用基于Beer-Lambert定律的理论拟合方程能较好的实现峰强度比与组分浓度的对应关系,可满足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组分的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碳纤维(CF)表面官能团的酰氯化,采用阴离子接枝反应制备了表面接枝尼龙6(PA6)的碳纤维. SEM观察表明,接枝PA6的CF表面呈粗颗粒状形态. XPS结果表明,CF表面N/C 比例由接枝前的0.030提高到接枝PA6后的0.061. 接枝率达2.1%以上. 接枝PA6的CF增强了CF与PA6复合材料界面的相互作用,剪切强度提高了14%.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变角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和接触角,分析了聚醚硅油在聚苯乙烯共混物薄膜表面的选择性富集行为及对其表面结构和表面极性的影响,认为接触介质的表面性质是影响共混物中各组分产生选择性迁移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强极性介质的诱导作用可以在共混物表面层中产生剧烈变化的浓度梯度,而弱极性介质所产生的表面浓度梯度比较缓和.  相似文献   
16.
在<聚合物加工>课程中引入项目规划方案的形式,主动诱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效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聚合物加工机械、加工工艺、加工方法的认识,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更多的现代聚合物加工手段和工艺.通过选题之间相互的比较与研讨,不但深化了教学内容,也极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启发学生对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产品配方的确定、加工机械的选择、加工工艺的分解和组合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钝头体激波诱导振荡燃烧现象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改进的化学非平衡流解耦方法对轴对称Euler反应流方程解耦处理,对流项采用五阶WENO格式离散,化学反应源项的刚性采用简化的隐式方法处理,时间步进采用二阶精度的Runge-Kutta方法,对H2/Air预混气在来流Ma=4.48和Ma=4.79时的激波诱导振荡燃烧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 对比分析了网格尺度的影响,发现计算结果对法向网格尺度比较敏感,流向网格密度的变化对结果影响不大;Ma=4.48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各反应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J和B-W模型在实验所处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诱导时间,所得的振荡频率与实验结果相符,所揭示的振荡机理与McVey和Toong振荡机理吻合,而JM模型预测的诱导时间偏长,其振荡频率低于实验观测值;Ma=4.79时,J模型所得的振荡频率与实验值吻合,而B-W模型释热时间短,且对流场波动比较敏感,流场扰动引起了瞬时局部爆震现象,破坏了振荡的规律性;五阶WENO空间离散格式的应用使计算结果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