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21篇
物理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纳米镍包覆超细铝复合粉末的氧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置换还原法, 快速、简洁、定量地制备出了纳米镍包覆的超细铝粉复合粉末.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对原料Al粉和复合粉末的形貌及其氧化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原料Al粉在1050 ℃时增重率为122%, 当包覆的纳米镍粉质量分数为0.75%时, 可以使铝粉在1050 ℃时的增重率达到135%, 并且随着镍粉含量的增加, 铝粉的增重率进一步提高. 当镍的质量分数达到8.93%时, 复合粉末在约1000 ℃时出现点火燃烧现象. 纳米镍粉的氧传递对促进超细铝粉的氧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冷气溶胶灭火剂用NaHCO3/白炭黑复合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溶胶;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冷气溶胶灭火剂用NaHCO3/白炭黑复合粒子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激波等离子法制备了C/ZrO2纳米复合粉体。通过X衍射、拉曼光谱对复合粉体的晶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透射电镜(TEM)对复合粉体的粒度、形貌进行了表征,借助热重分析对粉体的组成进行了检测,进一步对粉体的制备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激波等离子体法可实现C/ZrO2纳米复合粉体的快速制备,所制备出粉体的粒径在10 nm左右,复合粉体中碳为石墨相,约占总量的63%(质量分数),氧化锆占总量的37%,主相为四方相。  相似文献   
14.
纳米Co3O4的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CoCl2·6H2O分别与NaOH, H2C2O4·2H2O, Na2CO3·10H2O及Na2C2O4组成四个反应体系,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了不同平均粒径的纳米Co3O4, 并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Co3O4的物相、形貌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Co3O4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3, 30, 35和150 nm, 大小均匀,分散性好. 还用差热分析法考察了纳米Co3O4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并与微米Co3O4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纳米Co3O4可使高氯酸铵的低温放热峰消失,高温放热峰温度降至323.5 ℃, 降低了128.5 ℃, 表观分解热增加了750 J/g, 达 1265 J/g, 纳米Co3O4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明显好于微米Co3O4.  相似文献   
15.
纳米Fe2O3的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马振叶  李凤生  崔平  白华萍 《催化学报》2003,24(10):795-798
 用两相体系方法制备了纳米Fe2O3,并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有机溶胶的pH=6,油酸与Fe3+的摩尔比为1∶3.5时,Fe(OH)3在油相中的萃取率可高达90%,将有机溶胶在120℃回流8h后可得到非晶态、窄粒度分布的纳米Fe2O3粒子,其粒径在12nm左右.分别采用恒容燃烧热和差热分析研究了纳米Fe2O3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模拟固体推进剂中分别加入4.7%微米Fe2O3和4.7%纳米Fe2O3后,恒容燃烧热分别提高了2350.84和5095.70J/g.在高氯酸铵中加入5%微米Fe2O3可使高氯酸铵两个放热峰的出现分别提前1.10和62.25℃,而加入5%纳米Fe2O3时分别提前61.89和118.82℃,这说明纳米Fe2O3的催化活性优于微米Fe2O3.  相似文献   
16.
周龙梅  侯立权  刘宏英  李凤生 《化学学报》2006,64(15):1548-155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 并用SEM, XPS, FT-IR和XRD对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纳米碳管有效承载了Y2O3, Y2O3连续均匀地负载在纳米碳管的表面, 负载量为19.53%. FT-IR 和XPS证明了Y2O3粒子和纳米碳管表面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 用三种方法将相同比例的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与高氯酸胺(AP)进行混合, 采用差热分析(DTA)研究了三种混合样品中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三种混合样品中的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都能催化高氯酸铵的热分解, 其中通过水溶剂混合的样品中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的催化效果优于另外两种. 与纯高氯酸铵相比, 其样品中高氯酸铵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了168.5 ℃, 表观分解热由371 J•g-1提高到1410 J•g-1. 并用不同样品中高氯酸铵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对所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型磁性Fe3O4/EDTA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氨羧络合剂EDTA对纳米磁性Fe3O4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能够螯合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离子的磁性Fe3O4/EDTA复合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光电子能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原子吸收光谱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观形貌、结构、磁学及螯合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磁性Fe3O4和EDTA之间能够有效地以化学键合方式进行复合.改性后,Fe3O4/EDTA纳米复合粒子可以对包括放射性金属离子在内的多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络合效果.  相似文献   
18.
纳米Co-B非晶态合金对高氯酸铵分解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 Co-B 非晶态合金,并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N2吸附表面积测试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运用差热分析研究了纳米 Co-B 非晶态合金对高氯酸铵(AP)分解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加入 Co-B 非晶态合金后AP的高低温放热峰相连,合并成一个高而大的放热峰,且峰温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这说明纳米 Co-B 非晶态合金对AP热分解有很好的催化活性. 同时, Co-B 非晶态合金能使AP的表观分解热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 并用SEM, XPS, FT-IR和XRD对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纳米碳管有效承载了Y2O3, Y2O3连续均匀地负载在纳米碳管的表面, 负载量为19.53%. FT-IR 和XPS证明了Y2O3粒子和纳米碳管表面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 用三种方法将相同比例的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与高氯酸胺(AP)进行混合, 采用差热分析(DTA)研究了三种混合样品中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三种混合样品中的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都能催化高氯酸铵的热分解, 其中通过水溶剂混合的样品中Y2O3/纳米碳管复合粒子的催化效果优于另外两种. 与纯高氯酸铵相比, 其样品中高氯酸铵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了168.5 ℃, 表观分解热由371 J•g-1提高到1410 J•g-1. 并用不同样品中高氯酸铵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对所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快速制备高比表面氧化铈纳米粉体的方法———盐助溶液燃烧法,通过XRD、TEM和比表面积分析,研究了燃料/氧化剂的比率、不同盐的种类和用量对产物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传统的溶液燃烧法中简单的引入KCl导致产物比表面积由14.10 m2.g-1剧增到156.74 m2.g-1,得到了4~6 nm高分散性的纳米氧化铈粒子。通过示意图初步讨论了盐助溶液燃烧合成过程高分散纳米氧化铈粒子形成的可能机制,认为由于自蔓延溶液燃烧反应快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反应体系产生瞬间高温,盐会迅速在新形成的纳米晶的表面原位析出形成薄盐层,当快速冷却后,氧化铈纳米晶就被镶嵌在凝固的盐基质中,阻止了新生成纳米粒子的重新团聚和烧结,从而得到氧化铈单分散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