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9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1.
本文基于由连续性方程和达西定律所推出的土壤中水分运动基本方程,以一维垂向水分方程为研究对象,构造稳定收敛的有限差分格式,运用MATLAB数学工具,对地面饱水情况下土壤水分运动的一维垂向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土壤中水分的迁移规律;同时,综合考虑对流扩散作用以及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作用,利用非饱和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迁移转化模型,对锌离子在矿区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展示了锌离子在矿区土壤中的浓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润滑油品质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瑜  吴迪  蒋璐璐  谈黎虹 《光谱实验室》2010,27(4):1629-1632
研究了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动机润滑油品质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粘度与含水率的预测。在获取可见-近红外光谱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分别建立了粘度与含水率的预测模型。预测集样本的确定系数分别达到了0.9818和0.9999。说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用于发动机润滑油的含水率与粘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含水率对非饱和黏土动态压缩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装 置,针对不同含水率非饱和黏土试样开展了侧限条件下的动态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径向变形受到约 束时,当黏土中含有少量水时,比干黏土更容易压缩;而当含水率进一步增加时,试样在受压过程中逐渐接近 饱和状态,黏土的抗压性能则明显提升。从能量吸收与分配角度来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试样所吸收的总能 量在逐渐下降,体积改变能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而形状改变能所占比例则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究了水平条件下20mm管径油水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对阻抗式含水率计测量的影响.首先利用阻抗式含水率计测量不同含水率和流量条件下的混合物电阻率,并使用高速摄像记录对应的流型特征,进而分析流型对测量值的影响.通过对低、高流量分别采用电学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分析后发现:低流量下混合物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油水两相之间的速度滑脱,采用双流体动力学模型能有效地反映其变化规律.而高流量下(水包油分散流时)速度滑脱很小可以忽略,油水两相的空间结构对混合物电阻率的影响是问题的关键.近似绝缘的油滴分散在导电的水中形成的含孔导体电阻率高于实心导体,适用的电学模型是Maxwell电阻率模型.  相似文献   
15.
水-岩作用对岩石抗压强度效应及形貌指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曙光  裴世聪 《实验力学》2010,25(3):365-371
通过测定金川岩样的含水率以及水对岩石抗压强度,采用精度高达0.5μm的Talysurf CLI2000三维表面激光形貌仪,对经过矿井深部地下水作用前后的四种不同岩性的岩石试件进行形貌扫描,结合八个形貌参数作出定量分析对比。实验表明:矿岩遇水软化,岩石抗压强度降低,破坏时不属于脆性破坏,其原因可能就在于由于其中的粘土矿物吸水,当受力压缩时,水受压排出产生压密现象。水-岩作用后岩石表面形貌高度的离散性、粗糙程度变大,高度的分布概率更为集中,由负偏态变为正偏态且高度分布的对称性好于作用前。峰点算术平均曲度Ssc都有规律地降至0.62附近,更具协调性。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口径为24mm的二级轻气炮实验装置,结合磁测速和光纤探针动态测试技术,分别对含水率为0、8%和15%的3种非饱和黏土试样进行了平板撞击实验,试样的压力峰值区间为1.29~32.54GPa。实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对非饱和黏土的冲击压缩特性影响明显。当非饱和黏土受到冲击压缩时,孔隙被进一步压实,滞留在黏土孔隙中的水和空气来不及排出,从而与黏土中的固体颗粒一起,共同支配非饱和黏土的冲击压缩特性;而由于水的相对不可压缩性,导致黏土的可压缩性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下降。提出一种修正的三相混合物状态方程,对3种含水率试样的压力-密度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该状态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不同含水率非饱和黏土的压力-密度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森林地表凋落物含水率的实时测量,研究了森林地表凋落物含水率与红外光谱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选取了四种森林地表凋落物,搭建了含水率红外光谱测量装置,获得了不同含水率所对应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分析了不同含水率与峰值吸收光强、谷肩连线与谷底连线交点纵坐标、吸收谷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水率吸收谱线峰值在1 450 nm附近;三种光谱参数中,森林地表凋落物含水率与峰值吸收光强线性相关性最好,所得一元回归方程经F检验显著性良好,斜率的相对不确定度均小于1.0%和截距的相对不确定度小于0.51%,相关系数γ>0.95。为含水率实时测量仪的光源选择和标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姚同玉  李继山 《实验力学》2011,26(4):437-441
为了掌握砂砾岩油藏渗流规律,基于砂砾岩中砾和砂含量及其排列方式不同,开展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把砂砾岩孔隙度和渗透率设为砾、砂含量的函数,再基于Kozeny-Carman方程建立渗透率与孔隙度和颗粒粒径的函数关系。研究表明,砂砾岩组成及颗粒排列方式是控制砂砾岩渗透系数的主要因素,砂砾岩渗透率与孔隙度为一种线性关系。水驱油实验进一步表明,束缚水饱和度依赖于砂、砾含量,含水上升快,揭示了砂砾岩油藏特有的渗流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王俊光  梁冰  田蜜 《实验力学》2014,29(1):112-118
为研究水对油页岩蠕变规律的影响,以不同含水状态下油页岩三轴压缩蠕变实验数据为依据,对水作用下油页岩蠕变3个阶段各自的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在衰减蠕变和稳态蠕变阶段岩石内部损伤程度较小;当岩石处于加速蠕变阶段时,岩石内部不断产生损伤,呈现出明显非线性特征,同时水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岩石蠕变损伤程度。本文将非线性损伤演化方程引入到改进的Burgers模型中,将含水率变化引起的蠕变参数的变化引入到方程中,建立了不同含水率下油页岩非线性损伤蠕变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反演蠕变参数,将蠕变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