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中,我们研究了由分数噪声驱动的一类分数阶随机偏微分方程,利用Malliavin分析技巧,证明了该类方程的适度解在任意固定的点(t,x)∈[0,T]×R具有光滑密度.  相似文献   
12.
以N,N-二烯丙基-N-丁氧羰甲基氯化铵(DACBMAC)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合成了聚(N,N-二烯丙基-N-丁氧羰甲基氯化铵)(PDACBMAC),用FT-IR和1H NMR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性能和抗菌机理。 结果表明,PDACBMAC对大肠杆菌的杀菌能力明显高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在剂量低于20 mg/L时,其杀菌能力稍高于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随特性粘数的增加而增加,当特性粘数为1.371 dL/g,剂量为30 mg/L时,杀菌率可达99.7%;其杀菌效果明显受pH值影响,在pH值为4.7~6.7时,杀菌率随pH值升高而增加,pH>6.7时,其杀菌率随pH值升高而降低。 浊度测定结果表明,PDACBMAC具有优良的絮凝除浊能力。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DACBMAC的抗菌机理是基于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二次曲面的中心点坐标、主轴方向、半轴长这几个几何参数直接构造曲面方程,并称之为二次曲面的构造式方程.  相似文献   
14.
荧光光谱法研究亚甲基蓝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亚甲基蓝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反应 ,讨论了亚甲基蓝对蛋白质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 ,测定了结合常数 (KA=3 44× 10 5L·mol-1)和结合位点数 (n =1 0 3)。依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 ,理论确定了授体 受体间的结合距离 (r=1 6 7nm)和能量转移效率 ,并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亚甲基蓝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粉煤灰中痕量镍(Ⅱ)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pH 5 .0的醋酸 醋酸钠缓冲体系中 ,痕量镍 (Ⅱ )对过氧化氢氧化水杨醛肟 (SAO)的显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显色程度与Ni(Ⅱ )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借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Ni(Ⅱ )的催化光度法。结果表明 :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10nm ;方法检出限为 1.6× 10 - 8g/L ;线性范围为 0 .0~ 0 .0 2 5mg/L。本法结合 2 羟基 4 仲辛氧基二苯甲酮肟萃取分离 ,已用于粉煤灰中痕量镍的测定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接电位滴定法配合亚硫酸氢钠加成法测定间羟基苯甲醛合成中残留间甲酚的含量,平行测定结果误差不大于0.2%,平均偏差在0.1%以下,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达到化学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电位滴定法测定间羟基苯甲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俊峰  易平贵 《分析化学》1996,24(9):1111-1111
  相似文献   
18.
片春媛  刘俊峰 《电化学》2008,14(1):91-94
设计建立一种用于AGV自动导引车镍氢动力蓄电池的快速充电系统,该系统在充电过程中能实时监测蓄电池组的各个运行参数,完成数据运算并逻辑判断、控制充电过程至其结束,并利用去极化放电脉冲提高充电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中我们利用Malliavin计算的技巧研究了$H<1/6$时次分数布朗运动赋权立变差的$L^2$收敛性.  相似文献   
20.
在冶炼厂周围及废水流经的地方,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钍也是污染的元素之一,因此,对于钍的测定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光度法测定钍主要有偶氮氯膦pA法、5-Br-PADAP法,但这些方法的干扰比较严重,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树脂相光度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并发展的一种光度分析方法,该法集显色、分离、富集、测定于一体,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本法在强酸性盐酸介质中,以三氯偶氮氯膦为显色剂,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钍。利用钍在强酸性盐酸介质中与三氯偶氮氯膦(TCCPA)E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2,4,6-三氯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发生极灵敏的显色反应,显色后,TCCPA-Th络合物可吸附至717型强酸性阴离子树脂上,直接对树脂相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