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45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227篇
物理学   43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mechanism of increasing oil output of productive seams is developed. The model involves a deliberate conversion of segments of the fault zone of the country rock to a supercritical state, which leads to a local redistribution of stresses in the block massif of rocks and an increase in contour and seam pressures. Based o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restricted filtr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use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 can ensure a relative increase in well production of 5–8%.  相似文献   
32.
内腔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激光器畸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振刚  陈海清  李捷  周华东 《光学学报》2007,27(12):2205-2208
固体激光器中,增益介质由于热沉积产生的热畸变严重影响了激光器的稳定性、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研究了一种内腔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激光器腔内畸变的方法,利用微机电变形反射镜作为固体激光器的内腔全反射镜,通过控制变形镜的面型改善激光器输出光束的模式及功率。从腔外引入的一束信标光通过激光器内腔后反射出腔外,用波前探测器可测得激光器工作时腔内畸变对此信标光的影响,并通过搭建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平台可闭环校正此畸变。实验结果表明,闭环校正后,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提高了近3倍,且激光光束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3.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波长TEA CO2激光器,不仅具有良好的空间重叠性,而且具有比较理想的时间同步性.该激光器由两个空间上部分重叠的光栅和一个锗镜构成光栅-平面腔,两个光栅前后放置,相互利用,共同建立双频振荡,由锗镜输出双波长激光.通过改变两光栅的有效面积,对两输出脉冲空间重叠性进行调节;通过改变两光栅的角度形成的失谐缩小输出脉冲的时间间隔,达到时间同步性.实验表明,可以在空间重叠性的基础上使两输出脉冲的时间间隔由1 000 ns调整到200 ns.  相似文献   
34.
提出了一种用阵列波导光栅复用光纤微机电系统法布里-珀罗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实现了法布里-珀罗压力传感器的准分布式测量。传感器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干涉的原理,采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加工制作,用双波长方法解调干涉信号,利用传感器对两个不同波长光的反射率的比值与压力的单值关系确定所施加压力的大小,用阵列波导光栅实现传感器复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了传感器解调和复用的基本原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力的线性测量范围(0~1.5 MPa)内,系统的灵敏度(相对反射率比值/压力)可达到0.02026 MPa-1,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线形性,相对反射率比值的标准偏差小于3×10-4。该系统可以补偿传感器光网中和波长无关的变动引起的误差,具有好的线性、灵敏度和精度,复用能力强且复用传感器间无串扰。  相似文献   
35.
 从实验上研究了矩形波导栅慢波系统的色散特性及其耦合装置的驻波系数,用分布加工的方法分别制作了矩形、燕尾形、梯形3种不同槽形的矩形波导栅慢波结构模型和带输入输出结构的矩形波导栅慢波结构实体模型。采用谐振法测量它们的色散特性和驻波系数,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和模拟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6.
 建立了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开放腔的3维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通过监测激励电流源的响应计算了该双间隙输出腔的谐振频率、有载Q值、场分布以及特性阻抗,并分析了腔体结构尺寸对谐振频率、有载Q值和特性阻抗的影响。研究表明:腔体半径对开放腔的谐振频率影响很大,耦合孔尺寸对腔体谐振频率的影响较小;随着耦合孔张角增加,有载Q值逐渐减小;随着腔体半径增大、间隙的减小,腔体特性阻抗降低。研究结果可为S波段强流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双间隙输出腔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利用禁带理论、等效介质理论分析了增透机理,研究了一种参数设计方法.采用FDTD方法计算了表面覆盖ITO层的六角排列圆形光子晶体出光效率.计算该结构参数的光子晶体的LED出光效率,结果表明加入ITO层的光子晶体能提高GaN基蓝光LED出光效率2倍,该参数设计思路也为光子晶体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信息网络的传输宽带化和业务多样化需求给交换结构的可扩展性及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MSM(Memory-Space-Memory)输入输出排队交换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交换网络内部拥塞调度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在保障调度公平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严格匹配输出调度过程的SM-RR(Strict Matching algorithm based onRound-Robin)算法.与现有典型算法相比,该算法无需加速比即可获得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39.
研究一类由任意有限多个线性子系统组成的切换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H∞控制问题.利用共同Lyapunov函数方法和凸组合技术,给出由矩阵不等式表示的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设计了相应的子控制器和切换规则.采用消元法,将该矩阵不等式转化为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最后给出一个数值仿真实例证明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
An assessment model is a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produces a measuring index, either in the form of a numerical score or a category to a situation/object, with respect to the subject of measure. From the numerical score, decision can be made and action can be taken. To allow valid and useful comparisons among various situations/objects according to their associated numerical scores to be made, the monotone output property and the output resolution property are essential in fuzzy inference-based assessment problems. We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s for a fuzzy assessment model to fulfill the monotone output property using a derivative approach. A guideline on how the input membership functions should be tuned is also provided. Besides, the output resolution property is defined as the derivative of the output of the assessment model with respect to its input. This derivative should be greater than the minimum resolution required. From the derivative, we suggest improvements to the output resolution property by refining the fuzzy production ru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