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9篇
  免费   4214篇
  国内免费   923篇
化学   3413篇
晶体学   229篇
力学   407篇
综合类   55篇
数学   74篇
物理学   132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739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1046篇
  2010年   725篇
  2009年   815篇
  2008年   946篇
  2007年   1037篇
  2006年   909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614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527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verse bremsstrahlung (collisional) absorption of the laser beam is studied in plasma with a generalized (q-nonextensive) electron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some kind of generalized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 It is shown that for some values of parameters designating the q-nonextensive electron veloc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its generalized density profile, the calculate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reduces to the already known cases with Maxwellian velocity distribution with linear and exponential density profiles.  相似文献   
992.
高品质激光尾波场电子加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尾波场电子加速的加速梯度相比于传统直线加速器高了3—4个量级,对于小型化粒子加速器与辐射源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当今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台式化辐射源应用需求的提高,特别是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快速发展,对电子束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光尾波场电子加速的束流品质和稳定性是目前实现新型辐射源的首要障碍.本文归纳整理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电子加速研究团队十年来在研制台式化激光尾波场电子加速器过程中采取的方案和取得的进展.例如率先提出了注入级和加速级分离的级联加速方案,通过实验获得了GeV量级的电子束能量;基于级联加速方式利用能量啁啾控制,实验获得世界最高品质的电子束流;通过优化激光系统稳定性和特殊的气体喷流结构,获得稳定的高品质电子束流输出等.这一系列实验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激光尾波场电子加速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激光和加速器技术的发展,激光场强度和粒子能量也有所提升,在高场强和高电子能量的条件下,电子与光子的汤姆孙散射过程将达到高度非线性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会发生多光子效应,即单个电子同时与多个光子相互作用并辐射一个高能光子,此过程通常称为多光子汤姆孙散射.当场强和粒子能量变得更高时,需要引入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来解决极端光场物理中的动理学过程.近期,全球多台数拍瓦激光装置逐渐投入使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此类效应会变得极其显著.而全光汤姆孙散射成为目前研究极端光场物理最佳的实验方案,因此,系统地研究全光多光子汤姆孙散射是本领域未来十年极其重要的方向.本文对近年来全光汤姆孙散射实验从单光子、低阶多光子到高阶多光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另外,伴随着散射过程产生的准直高亮X/伽马射线,有望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紧凑型超亮高能光源.  相似文献   
994.
高能自旋极化正负电子束与偏振伽马射线在高能物理、实验室天体物理与核物理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超短超强激光脉冲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康普顿散射和多光子Breit-Wheeler过程为制备高极化度、高束流密度的高能极化粒子束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对基于强激光产生高能极化正负电子束与偏振伽马射线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并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物理原理和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995.
钟东洲  曾能  杨华  徐喆 《物理学报》2021,(7):154-166
基于外部光注入的光泵浦自旋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 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的两个混沌偏振分量,提出了对两个复杂形状目标中的多区域精确测距方案.这里,两个混沌偏振探测波具有飞秒量级快速动态并且被双极性sinc波形调制,使它们具有时空不相关特性.利用这些特性,通过计算多束延时反馈混沌偏振探测波形和与之相对应的参考波形的相关性,实现了对两个复杂形状目标多区域位置矢量精确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对多区域小目标的测距具有非常低的相对误差(低于0.94%).当光电探测器的带宽足够大时,其测距的分辨率达到0.4 mm,并具有很强的抗噪声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复杂形状目标的精确测距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996.
大口径氘化磷酸二氢钾(DKDP)晶体抗激光损伤性能偏低严重地制约着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输出水平.本研究利用离线亚纳秒激光预处理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大口径DKDP晶体抗激光损伤性能.实际使用情况表明,采用离线亚纳秒激光预处理后,DKDP晶体在9 J/cm2激光通量辐照下的表面平均损伤密度得到大幅下降,由未处理前的5.02 pp/cm2(1pp表示1个百分点)降至0.55 pp/cm2,降幅为一个数量级.同时,激光预处理对晶体损伤尺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预处理后晶体损伤点尺寸分布曲线向尺寸减小的方向平移,尺寸分布峰值由预处理前的25μm降至预处理后的18—20μm.  相似文献   
997.
激光谐振腔内相位各向异性会引起频率分裂,两分裂模的频差大小由表现出的相位延迟所决定.对于腔内相位延迟较小的He-Ne激光器,两分裂模很接近,处于烧孔重叠区,存在模式竞争而不能同时振荡,形成隐频率分裂.同时,使得激光器两正交偏振方向上的相邻级纵模产生固定的变动量,其大小等于隐频率分裂量的2倍.如果沿激光偏振方向施加横向磁场,Ne原子谱线发生横向Zeeman分裂,增益原子分成两群,分别为平行于磁场和垂直于磁场方向偏振的光提供增益,大大减弱模竞争,使得激光器的两分裂模可同时振荡并测得频差.在谐振腔内放入倾斜的石英晶体片或半波片,由两种方法分别测量频率分裂量并进行比较.实验表明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均与理论计算相符,平均相对偏差不超过1%.据此可以准确得到Zeeman双频激光器的频差大小,并为半波片测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8.
赵铭  王天枢 《应用光学》2021,42(1):194-199
介绍一种多波长掺铥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增益介质为长2 m的掺铥光纤,主动锁模通过铌酸锂强度调制器实现。腔内加入基于双折射的光学滤波器,利用保偏光纤双折射滤波效应在滤除腔内多余超模噪声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多波长输出。基频下的锁模脉冲频谱信噪比可达68.48 dB,在稳定的锁模状态下波长信道数最大为5。此外,腔内偏振无关隔离器被替换为偏振相关隔离器后,将锁模脉冲加载数字信号同步调制,测得的眼图光信噪比提高了8.67 dB。测试结果表明,锁模脉冲的时间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99.
Lu-Lu Xu 《中国物理 B》2021,30(8):84210-084210
We demonstrate multiwavelength Brillouin fiber lasers (MWBFLs) with double-frequency spacing based on a small-core fiber (SCF) and a standard single-mode fiber (SMF), which have core diameters of 5 and 8.8 μm, respectivel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F-based MWBFL exhibits a higher laser output power and a lower pump threshold. The output powers of the SCF-based MWBFL are > 1.4 times those of the SMF-based MWBFL. Moreover, the threshold power required to generate each channel of the SCF-based MWBFL is 59% that of the SMF-based MWBFL. When the same pump power of 180 mW is injected, the number of laser channels generated for the SCF-based MWBFL is 13, which is twice that generated for the SMF-based MWBFL. In addition, the SCF-based MWBFL exhibits good wavelength tunability from 1535 to 1565 nm and temporal stability over an hour.  相似文献   
1000.
Danqing Zhou 《中国物理 B》2021,30(11):116106-116106
Laser-accelerated ion beams (LIB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 irradiation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ultra-short beam duration, extremely high beam current, etc. Here we explore an application of using laser-accelerated ion beams to prepare graphene. The pulsed LIBs produced a great instantaneous beam current and thermal effect on the SiC samples with a shooting frequency of 1 Hz. In the experiment, we controlled the deposition dose by adjusting the number of shootings and the irradiating current by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ample and the ion source. During annealing at 1100 ℃, we found that the 190 shots ion beams allowed more carbon atoms to self-assemble into graphene than the 10 shots case. By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led experiment based on ion beams from a traditional ion accelerator, we found that the laser-accelerated ion beams could cause greater damage in a very short time. Significant thermal effect was induced when the irradiation distance was reduced to less than 1 cm, which could make partial SiC self-annealing to prepare graphene dots directly. The special effects of LIBs indicate their vital role to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irradiation s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