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0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化学   1970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92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4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煤的超临界醇萃取脱硫:Ⅲ.形态硫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应用Mossbauer谱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考察不同反应 条件下固体产物中的无机硫和有机硫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超临界醇萃取脱硫过程中,黄铁矿硫的转化反应如下:FeS2-FeS+Fe1-xS,,转化的数量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275℃时磁黄铁矿(Fe1-xS)形式为FeS1.101,450℃时为FeS1.085;有机硫基团中PhSH ,Ph2S和四氢噻吩较易脱除,Ph2S  相似文献   
82.
在Ar气流中热处理KOH-煤焦制大比表面积活性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将煤焦与KOH混合,在Ar气流中进行低温、高温二次热处理,制得了比表面积为2918m2/g的活性炭。考查了操作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同时用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煤焦制活性炭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3.
煤气化过程中生成氮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煤中N在气化条件下的转化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在CO2和水蒸气气氛中转化生成HCN和NH3的过程,并对热解和气化条件下煤中N转化规律的差别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在气化条件下煤中N转化为HCN和NH3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水蒸气气氛下HCN和NH3的生成量明显大于热解条件的实验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半焦中N含量的15%-20%可以转化为NH3,水蒸汽气氛条件下NH3生成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半焦的气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84.
天祝煤MRF工艺热解焦油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天祝煤MRF(MutistageRotaryFurnace)热解焦油进行了常规及元素分析,了解其基本特性;用毛细管色谱分别对焦油各馏分进行了分析,共定性定量了103种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以低级酚(苯酚、甲酚)为主,中性化合物为多烷基芳烃衍生物、脂肪族链状烷烃和烯烃。上述分析结果为从焦油中提取酚类化工原料或将其加工成各种燃料油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5.
石油焦与煤混合燃料热重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油焦与煤混合燃烧是高效处理石油焦的有效方法,作者对选用的石油焦和煤不同配比的混合燃料进行了热重分析研究。使用常压高温热天平研究、分析了各配比混合燃料的热解特性和燃烧特性。并根据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各过程的化学动力学参数,即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0。结果表明,各混合燃料热解起始温度大致相同,随煤焦比减小,挥发分析出速率变缓,最大释放速度所对应的温度升高,最终失重率减小,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减小;随煤焦比增大,混合燃料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逐渐降低,最大燃烧速率所对应的温度降低,燃烧特性指数增大;随煤焦比减小,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增大。  相似文献   
86.
用XPS研究兖州煤各显微组分中有机硫存在形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鹏 《燃料化学学报》1997,25(3):238-241
应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了兖州煤显微组有机硫的存在形态。按密度不同分离出的兖州煤中各显微且分内的有机硫存在形态是有差异的。据XPS分析,稳定组中含有大量的硫砜、硫醚含硫化合物,噻吩型硫闪之;镜质组中硫、硫醚与脂肪族硫化物含量相当;惰性组中噻吩型硫与硫醚和硫醇型硫各占有机硫的一半。噻吩型硫在充州煤各显微组分中,随密度增加。含量有所减少,硫醚、硫醇及二硫化物的含量也有类似的趋势。这些结果将  相似文献   
87.
在隔离式是电解中,用泡沫铅作用阴极,铂作阳极,饱和甘汞电极做参考电极,对太原钢铁公司焦化厂煤沥青经溶剂萃取后所得的精制沥青进行了电化学加氢的研究,考察了电解体系工艺条件对加氢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HRPyGC-MS)考察了由对苯二眯腙和四种不同芳香族四酮合成的聚苯基不对称三嗪的热分解行为,鉴定了相应裂解产物的组成、分布及其与高分子结构的关系,并用热重法(TG)测定了它们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提出了其热分解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9.
报道了山西西山焦煤飞灰,在小型循环流化床气化反应器上,以二氧化碳为气化介质,在不同操作条件下(气速、固体循环速率)的气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CO出口浓度及碳转化率随着CFB操作气速减小、固体颗粒循环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即在CFB床中,提高气体、固体停留时间(床内固体颗粒浓度)有利于CFB气化的进行。CO浓度及碳转化率沿床高的变化趋势与床内颗粒浓度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90.
旋流煤粉燃烧的一维综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展了综合考虑气-固两相旋流流动,气相燃烧,颗粒相变与燃烧及两相辐射传热的旋流煤粉燃烧-维数学模型,给出了气-固两相能量方程中颗粒相就源项的计算表达式,应用这一模型对涡旋燃烧炉环形通道内多组工况的旋流气体燃烧和煤粉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炉内温度分布和燃烧效率与实验数据基本相符,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旋流煤粉燃烧的一维综合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