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230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32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6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The flow patterns in the inlet and outlet conduits have a decisive effect on the safe, st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pump in a large pumping station with low hea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3D) turbulence flow in conduit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tudy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and conduct an optimum hydraulic design for the conduits. With the analyses of the flow patterns in the inlet and outlet conduit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m can be determined. The main obtaine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i) Under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re is essentially no pre-swirl flow at the impeller chamber inlet of an axial-flow pump system, based on which the boundary condition at the inlet conduit may be defined. (ii) The circulation at the guide vane outlet of an axial-flow pump system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the outlet conduit, and there is optimum circulation for the performance. Therefore,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o design the guide vane according to the optimum circulation. (iii) The residual circulation at the guide vane outlet needs to be considered for the inlet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 outlet conduit, and the value of the circulation may be measured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test model.  相似文献   
992.
LDA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泵浦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LDA侧面泵浦Nd∶YAG棒状固体激光器的优化设计、参数选取及后续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立了环形侧面泵浦棒状介质泵浦光场分布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LDA侧面泵浦固体Nd∶YAG激光器泵浦光场的分布特点。模拟分析了LDA的bar间距、玻璃管厚度、激光晶体半径等几个主要泵浦结构参数对泵浦光场分布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泵浦参数下泵浦光分布特性的数值计算,优化了LDA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的泵浦结构参数,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泵浦距离为2 mm条件下,晶体直径为4 mm,玻璃管套筒厚度为1 mm,冷却水层厚度为1 mm时,泵浦光在晶体中心处强度相对值为40.8%,在晶体轴心附近分布比较均匀,且均匀分布区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93.
针对ASAP2020M+C型全自动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开机或连续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油泵和干泵真空故障,导致样品脱气处理和分析测试无法进行的问题,仔细分析查找原因,进行了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994.
核主泵用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耦合模型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某型核主泵用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为对象,考虑密封环组件的接触和密封端面的流固耦合作用,建立了密封组件三维多场耦合模型,结合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采用数值迭代技术进行了耦合场的计算.研究了高压下密封端面变形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密封压力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密封环端面产生径向收敛锥度和周向波度,高压侧密封深槽对密封端面周向波度的生成起重要作用,密封端面锥度的形成与密封环宏观结构密切相关.随密封压力的增大,密封端面收敛锥度和波度均增大,密封泄漏率增加,而端面摩擦系数减小.为在高压下形成较大的波度,建议将动压深槽加工在软质密封环端面上.  相似文献   
995.
Acetone hydrogenation in a fixed bed reactor packed with spherical catalyst particles was simula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inlet gas velocity and particle diameter on hydrogenation reaction.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st particles in the reactor are almost isothermal, and the high isopropanol concentration appears at the lee of the particl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let velocity, the outlet isopropanol mole fraction decreases, and the total pressure drop increases drastically. Small diameter catalyst particles are favorable for acetone hydrogenation, but result in large pressure drop.  相似文献   
996.
根据偏置于两平板间转子两端剪切力不平衡的原理,本文设计加工了偏置式垂直转子超小型粘性泵,并利用PIV 技术对其内部的流动进行了可视化量测。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得到了其内部流场的流线分布及相关性能曲线。为了更好地研究其内部流动特性,本文还通过N—S方程对其内部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比较了计算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7.
空调风机叶道内旋涡流动分析及进气口偏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CFD方法,详细分析了空调用多翼离心风机叶道中的气流分布以及进气口偏心的影响。研究表明,风机叶道内存在大范围的气流分离现象。在后盘附近,存在分离现象的叶道约占2/3,主要分布在蜗壳内侧;而在“前盘”附近,几乎所有叶道都存在分离现象。在“前盘”附近,蜗舌下方的叶道中气流几乎停滞,蜗舌下游叶道为回流和尾缘旋涡所充满,至临近蜗壳出口侧,前缘旋涡逐步形成、发展并融合尾缘旋涡,最后衰减、消失。风机进气口向蜗壳内侧偏置适当距离, “前盘”附近叶道旋涡分布范围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98.
水泵吸入池内空气吸入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泵吸入池内流动恶化时,空气会被吸入泵体,引发振动、空化和效率降低等后果。本文开发设计了电容式空气含量测量仪,对模型水泵吸入池内空气的吸入量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当流速增加时吸入空气流量会增加;当水位增加时吸入空气流量也会增加;相同流动工况下,在所给三种角度挡水墙中,d=30°时吸入空气量最小,流动最平稳。所以选择适当的挡水墙角度可以改善吸入池内的流动,减少吸入空气流量。  相似文献   
999.
离心压气机叶轮的"可控涡"设计及其CFD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准三维气动没计方法,用Bezier曲线构造叶轮子午流道,样条曲线控制环量沿子午面流线的分布规律,气动设计离心式叶轮。通过CFD数值模拟对设计叶轮性能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准三维设计与三维流动分析相结合的途径是一种比较方便实用的设计方法,且控制参数(环量)的给定未必一定受库塔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00.
离心压气机叶尖间隙泄漏流动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离心压气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设计了一个离心压气机叶轮,对这一叶轮在不同叶尖间隙下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弦长截面二次流矢量、二次流流以及机匣壁面极限流线等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叶尖间隙的大小与泄漏流动的强度密切相关。分流叶片的泄漏流动随着叶尖间隙的增大而增强。通道涡与合适的叶尖间隙所形成的泄漏涡相互作用可以削弱泄漏强度,改善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