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8篇
  免费   1172篇
  国内免费   686篇
化学   4088篇
晶体学   208篇
力学   42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69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1115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817篇
  2010年   551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采用高温热解法 ,以二茂铁 乙二胺有机溶剂为前驱液制备CNx 纳米管过程中 ,改变前驱液配比 ,对 86 0℃ ,不同二茂铁含量条件下制备出的CNx 纳米管进行了产量统计、形貌结构观察和拉曼光谱研究。结果显示 :随着前躯液中二茂铁含量的相对增大 ,不但CNx 纳米管产量随之增加 ,而且产物中“竹节状”结构纳米管相对“中空”结构纳米管的比重也增大 ;拉曼光谱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由于“竹节状”结构CNx 纳米管的含量或比重增加所带来的纳米管样品整体或平均含氮量的升高而导致的样品结晶有序程度的降低。对单独钴粉和二茂铁催化条件下生成CNx 纳米管的形貌观察进一步证实 :二茂铁在热解法制备“竹节状”结构CNx 纳米管过程中的浮动催化作用显著 ,有利于实现含氮量较高、结构均匀的CNx 纳米管的可控制生长。  相似文献   
22.
 用射频等离子体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的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离子注入法掺氮,并对掺氮DLC薄膜紫外(UV)辐照前后的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氮离子注入剂量及UV辐照时间的增加,位于2 930cm-1附近的SP 3C-H吸收峰明显变小,而位于1 580cm-1附近的SP2C-H吸收峰则明显增强,薄膜的电阻率明显呈下降趋势;随UV辐照时间的增加,位于1 078cm-1附近的Si-O-Si键数量及位于786cm-1附近的Si-C键数量明显增加。即氮离子注入和UV辐照明显改变了DLC薄膜的结构与特性。  相似文献   
23.
高速色散补偿系统中喇曼放大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娟  林洪榕  沈晓强 《光子学报》2003,32(6):683-687
利用喇曼放大器的非线性偏微分耦合方程组,对带喇曼放大器的色散补偿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的仿真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色散完全补偿系统中,当传输速率较高时,忽略色散后的传统仿真方法的结果,与采用色散补偿技术后使整个系统色散为零的仿真结果有一定偏差,此时不能忽略色散的作用.还对前补偿系统和后补偿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Q值性能判别法,分别得到了信号光脉冲的最佳占空比和最佳脉冲阶数.  相似文献   
24.
李文深  池元斌 《发光学报》1995,16(2):130-133
本文报道了在Zn0.76Cd0.24Se/ZnSe多量子阱(MQWs)中,用不同的Ar+激光线激发,观察到了共振增强的喇曼散射。首次在室温和77K的条件下,用Ar+的457.9nm谱线激发,观察到分别来自ZnSe垒层和Zn0.76Cd0.24Se阱层的限制纵光学声子模(LO)的喇曼散射,并对上述不同的光学模的起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
N_2和O_2纯转动拉曼光谱(PRRS)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算了N2 和O2 的PRRS ,讨论了其温度特性。提出通过测量N2 和O2 的PRRS计算大气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陈昌永 《光子学报》2002,31(11):1317-1320
描述了简并V型三能级原子与单模相干态光场的Raman相互作用,获得了处于激发态单态的原子与相干态光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利用探测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将原子和光场制备成最大缠结态,并注入待测原子,通过原子与腔模构成的Bell基矢演化,对腔场进行选择性探测,获得探测原子相互作用后可能的量子状态,然后对待测原子与腔场进行联合探测,接着对探测原子的量子状态实施幺正变换,就将探测原子制备到待测原子的初始量子态上,从而实现未知原子态的隐形传送.  相似文献   
27.
In a recent paper Conway and Kochen, Found. Phys. 36, 2006, claim to have established that theories of the Ghirardi-Rimini-Weber (RW) type, i.e., of spontaneous wave function collapse, cannot be made relativistic. On the other hand, relativistic GRW-type theories have already been presented, in my recent paper, J. Stat. Phys. 125, 2006, and by Dowker and Henson, J. Stat. Phys. 115, 2004. Here, I elucidate why these are not excluded by the arguments of Conway and Kochen.   相似文献   
28.
武定恐龙化石的显微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利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原子光谱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 ,对云南武定的恐龙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发现 ,恐龙化石表面和截面的拉曼光谱 ,均为典型的方解石 (CaCO3 )晶体的拉曼谱 ,并未发现有其他成分的拉曼谱。原子发射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 ,恐龙化石中的主要元素有Ca(>10 % ) ,其次是Si(5 0 % )和P(4 0 % ) ,还有Fe(1 0 % )等 ,但未发现铱、钍等稀有元素。由恐龙化石截面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图像可以知道 ,恐龙化石表面层的成分主要是方解石晶体 ;内部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 (CaCO3 )晶体 ,此外还有纤维状一水二氧化硅 (分子式SiO2 ·nH2 O ,属非晶态 )等成分。激光拉曼光谱能快速无损地准确检测出恐龙化石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 (CaCO3 ) ,拉曼光谱对恐龙化石的分析结果与原子光谱、偏光显微镜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9.
天光一号预放大器中的放大自发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维放大自发辐射(ASE)的模拟计算中,计入了侧壁反射效应以及KrF自发辐射的谱线形状(高斯型、洛伦兹型及平顶型)的影响,并对空间网点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经过综合分析,给出了ASE对预放大器放大特性影响的上、下限范围。当计入平顶型频谱分布,壁反射系数为 0 .2时,与不计入ASE的情形对比,天光一号预放大器的提取效率下降为35%。  相似文献   
30.
The nanocrystal samples of titanium dioxide doped with europium ion (Eu3+/TiO2 nanocrystal) are synthesized by the sol-gel method with hydrothermal treatment. The Eu3+ contents (molar ratio) in the samples are 0, 0.5%, 1%, 2%, 3% and 4%. The X-ray diffraction, UV-Vis spectroscopy data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 show that crystallite size is reduced by the doping of Eu3+ into TiO2. Comparing the Raman spectra of TiO2 with Eu3+/TiO2 (molar ratio Eu3+/TiO2=1%, 2% and 4%) nanocrystals at different annealing temperatures indicates that the anatase-to-rutile phase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s of Eu3+/TiO2 nanocrystal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iO2. This i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Eu-O-Ti bonds on the surface of the TiO2 crystallite, as characterized by th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of TiO2 in Eu3+/TiO2 nanocrystals are interpreted by the surface self-trapped and defect-trapped exciton relaxati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Eu3+ in Eu3+/TiO2 nanocrystals has the strongest emission intensity at 2% of Eu3+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