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化学   436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48篇
数学   409篇
物理学   7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建立了CRISPR-Cas12a与便携式血糖仪耦合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方法。体系中AFB1能够激活Cas12a的反式切割活性,激活后的Cas12a切割电极上蔗糖酶修饰的发夹探针,使得蔗糖酶游离到电极表面的溶液中。蔗糖酶催化蔗糖产生可以被血糖仪监测的响应信号,进而实现对AFB1的检测。在浓度0.001~0.1 ng/mL范围内,AFB1浓度与血糖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S=3.5+229.1c,检出限为0.3 pg/mL。该方法特异性强,适用于实际样品中AFB1的检测。  相似文献   
952.
孙莉萍  夏然 《应用化学》2019,36(3):300-305
为了发展有效合成α-腺嘌呤阿拉伯糖苷的方法,以1,2,3,5-四-O-乙酰基-β-D-阿拉伯糖和6-氯嘌呤为原料,在微波辐射和无溶剂、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9-α-D-(2',3',5'-三-O-乙酰基)阿拉伯呋喃糖基-6-氯嘌呤,收率85%。 该中间体物在Na2CO3催化下脱除乙酰基,然后“一锅”加入饱和的NH3/CH3OH溶液氨解,以90%的收率得到α-腺嘌呤阿拉伯糖苷。 关键中间体9-α-D-(2',3',5'--O-乙酰基)阿拉伯呋喃糖基-6-氯嘌呤的合成反应规模可以扩大到100 g。 类似地合成α-2-氟腺嘌呤阿拉伯糖苷和α-2-氨基腺嘌呤阿拉伯糖苷。  相似文献   
953.
采用细叶蜈蚣草(Egeria najas)作为受试植物,分别用不同浓度的ZnO NPs处理细叶蜈蚣草六天,通过OJIP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脉冲瞬态荧光动力学曲线评估暴露在不同浓度的ZnO NPs悬浮液中的细叶蜈蚣草的光合性能。当细叶蜈蚣草暴露在ZnO NPs悬浮液中,光系统Ⅱ关闭的净速率(MO)、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J)和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热能耗散的能量(DI0/RC)有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ΦP0)、捕获的激子中用来推动电子传递的效率(Ψ0)、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0)、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PSⅡ)有上升的趋势(p<0.05)。表明ZnO NPs增强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之间的连通性、促进了光系统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和光能的利用,即ZnO NPs在某些方面促进了细叶蜈蚣草的光合作用。用相应浓度的Zn2+溶液来处理细叶蜈蚣草,当细叶蜈蚣草暴露在Zn2+溶液中,光系统Ⅱ关闭的净速率、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和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热能耗散的能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捕获的激子中用来推动电子传递的效率、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有下降的趋势(p<0.05),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捕获的光能(TR0/RC)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NO)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即Zn2+降低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之间的连通性、抑制了光系统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和光能的利用并使反应中心失活,即Zn2+抑制了细叶蜈蚣草的光合作用。在ZnO NPs处理细叶蜈蚣草的实验中并没有发现光合作用受抑制情况,表明ZnO NPs的促进作用强于其释放的游离Zn2+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4.
在应用物理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引入计算模拟软件, 对教学中的物理概念以及基本原理进行操 作、 演示和模拟; 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 生动和丰富, 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 从而激发应用物理学专业的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模拟热门材料的物理性质来建立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对科研的初步认识并且培养其 科研兴趣. 旨在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创新, 将计算模拟方法与物理教学相结合, 为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在物理 知识的学习和科研兴趣的培养方面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955.
在“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为积极推进《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本研究结合S a k a i网络 学习空间开展了《 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活动, 通过将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 以期获得混合式教学 模式给教师以及学生带来的改变和影响. 应用表明本教学实践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优化管理, 还以量化的形 式展示学生的学习详情, 提高对线下实验指导的针对性, 通过线上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预习效 果  相似文献   
956.
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研究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对探讨其作用机理及新药的设计合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技术,微量量热法,等温滴定量热法以及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乌头碱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行为,探讨了乌头碱与粘虫DNA、鲑鱼精DNA、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乌头碱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过程为准一级反应,半衰期(t1/2)为0.691 h。乌头碱分别与三种DNA作用均为体现出沟槽和表面两种结合形式:沟槽结合时,结合常数Ka1为105,结合位点数为0.40~0.60,且反应为焓驱动的自发过程;表面结合时,乌头碱分子仅与DNA表面发生作用而并未嵌到DNA分子的疏水部分,结合常数Ka2为103,结合位点较大。分子模拟显示,乌头碱均以氢键作用力结合在三种DNA分子的沟槽区,且乌头碱分子中C8上的酯基对粘虫DNA,鲑鱼精DNA和小牛胸腺DNA链上的碱基有特异性识别,依次为T33,T34和G16,C9,C8。模拟计算获得反应的结合能与实验测定所得ΔG值接近,同时,依据实验数据判定的作用力类型在分子模拟中得到印证,即理论计算与实验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57.
利用离散元软件PFC2D,考虑到土体的离散性与不均匀性,通过分析洞顶平均竖向土压力、内外土柱相对沉降差以及颗粒间接触力链的变化规律,探讨截面型式(矩形、1/4拱形、1/2拱形)及槽宽比(B/b=1.5∶1,2∶1,3∶1,4∶1)变化对高填黄土明洞土压力的影响,结合顾安全公式,分析高填明洞沉降差与土压力间的函数关系,并修正该函数,使其可以适用与不同的截面型式与槽宽比下的高填明洞。结果表明:(1)B/b确定,明洞采用矩形截面时,接触力链在洞顶分布,平均土压力更大,明洞采用拱形截面时,平均土压力更小,但拱顶存在局部应力集中现象;(2)明洞截面型式一定,随着B/b的增大,洞顶平均竖向土压力与沉降差均随之增大,当B/b较小时,边坡作用增强,外侧土柱沉降降低,对内土柱的作用力变小,从而导致明洞顶竖向土压力更小;(3)内外土柱沉降差与附加土压力呈线性相关,相对于矩形截面,拱形截面下较小的沉降差会产生相同的附加土压力,更有利于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958.
本文从涨落电动力学和偶极子近似出发,推导了纳米粒子与半无限大介质在微纳米距离间的辐射换热公式,研行究了间距、频率对辐射换热的影响.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近场辐射能够在与材料相关的频率上极大地强化换热.这些结果对于近场显微镜、微结构设计和局部加热技术都将会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59.
为了了解微重力条件下新型分离结晶生长过程中熔体热毛细对流的基本特征,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熔体深径比A取1和2,自由界面无因次宽度B分别取0.05、0.075和0.1.当熔体上表面为自由表面时,得到了分离结晶Bridgman生长过程中熔体热毛细对流的流函数和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当Ma数较小时,在上下两个自由表面的表面张力的驱动下,熔体内部产生了两个流动方向相反的流胞,流动为稳态流动,随着Ma数的增加,上下自由表面速度增大,温度分布的非线性增加;当Ma数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流动将转化为非稳态流动;与熔体上表面为固壁时相比,A=1时的临界Ma数减小,而A=2时的临界Ma数增大;流动失稳的物理机制是流速的变化和阻力的变化之间存在滞后.  相似文献   
960.
The accurate atomic data of nitrogen and nitrogen-like ions have an importance role in fusion plasma studies and astrophysics studies. The precise calculation of fine-structures is required to obtain such atomic data. Along the whole nitrogen isoelectronic sequence,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electron correlations, the Breit interactions and the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corrections oi1 the ground-state fine-structures are elucidated. When Z is low, the electron correlations are important, and the Breit interactions, which cannot be neglected cause interesting anomalous fine-structure splittings. When Z is high, the electron correlations are less important, and the Breit interactions are important in addition to spin-orbit interactions for precise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