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3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280篇
化学   1165篇
晶体学   33篇
力学   169篇
综合类   92篇
数学   318篇
物理学   13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大学物理实验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校园网,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现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基于网络的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写作、递交、批改及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电镀污水净化新工艺--电浮选方法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邵会波 《化学通报》2003,66(12):837-842
综述了电浮选方法处理电镀污水的基本原理和提高电浮选净水技术的途径。重点介绍了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的电浮选两种新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浅谈防空夜视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华 《应用光学》2004,25(4):29-30
针对我军现代夜间反空袭作战的制约瓶颈——缺乏夜视装备,提出在预警领域采用被动红外周视扫描系统,在先进的火控领域采用制冷式红外热成像系统.在老式的防空火控系统上利用微光和非制冷红外技术进行改造的方案比较符合我国国情,也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多自由度测试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目前较常用的多种多自由度测试技术,给出每种测试技术的测试原理和应用场合,比较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讨论该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放射源的辐射指纹能起到标识和鉴别放射性物体的作用.在涉及核弹头不可逆销毁过程的深度核裁军核查中,核弹头的辐射指纹对标识和鉴别裁减下来的核弹头将起到关键作用.预先研究辐射指纹的有关技术,如识别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度核裁军的核弹头核查技术发展.以实验室放射源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类型γ射线能谱指纹的同一性识别机理.类型γ射线指纹识别机理的研究,就是要找出一种合适的方法,以较高的置信度,描述两个正在进行比较的γ射线指纹是否为同一放射源的指纹.采用了谱形比较法,并用谱相似度概念来描述两个指纹的相似程度.在谱形比较思想的指导下,编制了放射源类型指纹识别软件,并通过放射源同一性的识别实验验证了软件的有效性,同时研究了谱相似度随统计涨落和测量条件,如时间、源强和本底等因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用相似度概念来描述两个指纹的相似程度,回答两个待比较的γ射线能谱是否代表同一类型放射源,是切实可行的;2)该识别机理只具备识别放射源类型的能力,而对同一类型、差异甚微的放射源个体还不能识别 关键词: γ射线能谱指纹 辐射指纹 识别机理 核查技术  相似文献   
16.
We address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finding an optimal strategy for dealing with bottleneck machines and bottleneck parts in the cell formation process in group technology. Three types of economic decisions are considered: subcontracting, machine duplication and intercell moves. The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minimum weighted node covering problem in a hypergraph, and we show that it can be solved in polynomial time by finding a maximum weighted stable set in a bipartite graph. We extend this result to cellular manufacturing systems in which the sequence of operations of each part is known in advance.  相似文献   
17.
Many algorithms have been proposed to form manufacturing cells from component routings. However, many of these do not have the capability of solving large problems. We propose a procedure using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and a parallel genetic implementation of a TSP algorithm that is capable of solving large problems of up to 1000 parts and 1000 machines. In addition, we also compare our procedure with many existing procedures using nine well-known problems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rocedure compares well with the existing procedures and should be useful to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8.
易文  徐渝  陈志刚 《运筹与管理》2007,16(6):133-136
技术的动态发展和企业间的竞争对企业新产品策略有很大影响,直接决定新产品的引进周期。本文在产业技术动态变化的随机环境下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关注产业技术进步、投资成本和产品市场竞争等影响因素,探讨企业进行新产品引进的周期选择,对新产品引进的周期和质量决策进行方法设计和应用举例。利用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得出新产品引进的最优时间周期,用算例分析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成本对企业引进周期策略的影响,采取策略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发现技术进步较快时企业的新产品引进步伐也较快,研发成本的提高使企业的新产品引入步伐降低。  相似文献   
19.
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铮 《物理》2006,35(1):34-39
材料与结构在微纳米尺度展现了许多不同于宏观尺度的新特征,纳米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与工业开发的热门领域之一。微小型化依赖于微纳米尺度的功能结构与器件,实现功能结构微纳米化的基础是先进的微纳米加上技术,文章对微纳米加上技术做了一个综合的介绍,简要说明了微纳米加工技术与传统加工技术的区别,在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应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选择加工技术的原则,并对当前微纳米加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The angle between the straight axial plane and the orbito-meatal line was measured in 156 consecutive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s. Inconsistent head positioning caused this angle to vary by as much as 44 degrees. Careful positioning of the patient by the technologist can minimize this variability, leading potentially to improved image interpretation. To assess the merit of a standardized orientation for MR examinations of the head, straight axial and tilted axial MR scans were compared in 34 patients. The tilted images were obtained parallel to the orbito-meatal line and were found to be superior for visualization of the cerebellum. When correlative x-ray CTs are available or when an abnormality in the posterior fossa is suspected, tilted axial MR scans should be employ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