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3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138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Parimal Ghosh  Sisir Kumar Garai 《Optik》2011,122(17):1544-1551
Data comparator is the integral part of arithmetic and logical unit of any electronic or optical data processor. Due to some inherent limitations of electronics it cannot be possible to obtain a super fast operation (over terahertz limit) from electronic comparators. Again wavelength encoding technique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n excellent one over other existing optical data encoding techniques.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SOA) technologies have shown their strong potentiality of realizing many all-optical systems. In this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s have proposed a new scheme of developing all-optical wavelength encoded n bit binary comparator exploiting the four-wave mixing, wavelength filter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and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capabilities property of nonlinear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 The scheme can be used for comparing signed and unsigned optical binary data of any bit wide numbers as well. The comparator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use as a building block in a larger optical circuit, such as in an all optical telecommunications switch.  相似文献   
82.
 建立了放大自发辐射(ASE)和相干激光能流耦合的模型,使用迭代算法,计算了长方体形状放大级中的ASE能流和相干激光能流的分布以及放大级出口0.5 m处的ASE分布,并讨论了入射光强、饱和光强对输出功率及能量提取效率的影响。对于增益区呈长方体、增益系数沿流场方向呈抛物线分布的放大级的计算结果表明:输入光的存在不仅会降低放大级中ASE光强的大小,而且将改变ASE的分布,使放大级中ASE能流的极大值向入口处移动;在饱和光强一定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和能量提取效率将随着入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入射光强一定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将随着饱和光强的增大而增大,而能量提取效率将随着饱和光强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3.
为了获得激光支持燃烧波和爆轰波的点燃阈值,采用压电探测器检测波长为1 064 nm的Nd:YAG激光作用在铝靶表面所产生的应变和冲压。从实验结果观察到压电信号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光热弹性应变阶段、等离子体增强耦合阶段和激光支持爆轰波对靶表面的压力阶段,并从理论上研究了这3个阶段的激光与靶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可以从压电信号是否发生跃变判断出激光支持燃烧波和激光支持爆轰波的点燃阈值,与其它方法所得到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4.
 利用自洽非线性理论对回旋速调管放大器中的电子注-波互作用进行了时域瞬态分析,建立了多腔回旋速调管非线性理论,给出了相应的电子运动方程和复数形式的互作用瞬态场方程。给出并分析了一支工作在TE01模Ka波段四腔回旋速调管注-波互作用的数值计算结果,当电子注电压为72.8 kV,电流为11.8 A,速度零散为5%时,可以得到335 kW的最大饱和功率输出,39.6%的电子效率及320 MHz的饱和带宽,与实验值相比较,二者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输入腔和中间腔之间的高阶杂模振荡问题。通过模式分析得知杂模在谐振腔内为TM11模式,而在漂移管中表现为TE11模式,针对该模式能在漂移管中传输的特性,利用漂移管内壁涂覆吸波材料吸收杂模功率的方法进行抑制。通过3维粒子模拟程序,分析了吸波材料的电导率及涂覆长度对抑制杂模增长率的影响。利用模拟分析得到的结果,对漂移管中涂覆吸波材料的RKA输入腔及中间腔结构进行了3维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合适的吸波材料的引入能够很好地抑制RKA输入腔和中间腔之间的杂模振荡。  相似文献   
86.
赵鹏芳  张志杰  王代华 《应用光学》2011,32(6):1126-1129
 针对在高温环境中测试仪器的供电方式问题,利用光敏二极管响应时间短并对光灵敏的优点,将其作为供电电源的开关,吸收高温辐射源发出的红外光信号,通过光电转换,使电源导通,达到开关的效果。文中阐述了这种光控的供电方式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方式,排除了日光等因素的干扰,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很适用于一些不适合人为操作的场合。  相似文献   
87.
微弱信号探测中信号幅度很宽会导致幅度小的信号分辨率低,结合脉冲振幅调制叶绿素光合活性荧光仪中不同强度光源激发下光电倍增管光电流响应,采用多路选择开关D5201G芯片选择I/V转换电路中不同阻值的反馈电阻实现了对输入信号可变增益放大.0~118mV以下输入信号的理论增益值最高可达28.25 dB,同时输入信号的电压幅值最...  相似文献   
88.
提出应用级联倍频方法提高倍频系统输出稳定性,并就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分析和计算结果不但证明级联倍频方法能实现倍频系统稳定输出,而且还表明可以通过仔细调节第一块倍频晶体中波矢方向 k 与光轴间夹角、两块倍频晶体间的间隔,能调节改变实现倍频系统最稳输出时所需第二块晶体的理论计算长度,使之与第二块倍频晶体的实际加工长度一致,最终实现系统稳定倍频输出.级联倍频方法在实现高输出稳定性的同时能实现高的倍频转换效率,对应用于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系统的高稳定抽运源系统的设计建造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级联倍频 稳定倍频输出 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  相似文献   
89.
高功率全固态绿光激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高功率全固态腔内和腔外倍频两种绿光激光器研究进展。腔内倍频绿光激光器采用L型腔双棒串接结构,在重复频率10 kHz时,用三硼酸锂晶体倍频获得绿光功率186 W,光-光效率达15.8%。腔外倍频绿光激光器采用主振荡和功率放大器,在重复频率400 Hz时,获得基频激光单脉冲能量1.2 J,采用Ⅱ类相位匹配KTP晶体腔外倍频,获得525 mJ的绿光输出,倍频效率为43.7%。采用偏振合成技术获得了单脉冲能量大于1 J的绿光输出。在该激光放大器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双模块热效应补偿技术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技术实验研究,改善了激光光束质量。  相似文献   
90.
In this work, a detailed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fluidic impedance of an artery is developed. Initially, the model calculates the impedance of a healthy artery, and then, it compares this with the alteration in the impedance of an artery with atherosclerosi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