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化学   259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陈哲  谢鸿  严有为 《人工晶体学报》2006,35(6):1277-1282
以聚乙二醇(PEG)为改性剂,采用溶液燃烧法成功制备了准球形的PDP用BaMgAl10O17:Eu2+(BAM)蓝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荧光光谱对获得的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晶表明,获得的BAM荧光粉颗粒为准球形、颗粒尺寸为20~40nm.当PEG的分子量(MW)为10000且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时,能获得最佳形貌和最高发光强度的BAM蓝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122.
可见-红外波段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中,采用独立模式算法在可见-红外波段对粒径测量范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多种R-R分布函数反演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范围。同时在消光系数计算中,采用修正的消光系数代替原始的消光系数,以便得到更准确的粒径测量范围。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可见-红外光谱区,相对折射率m=1.235时的粒径测量范围为0.05~18 μm。在此区域内测量粒径分布,反演结果与真值基本吻合。随着颗粒相对折射率、波长范围的变化,粒径测量范围也随之发生改变。采用限制最小二乘算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随机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对测量的消光值加入±1%随机噪声时,颗粒粒径分布的反演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3.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乳液聚合;单体转化率;凝聚率;粒径  相似文献   
124.
Rare earth composite cobalt ferrite ionic magnetic fluids were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ri-sodium citrate. The sample phase, structure and particle size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t is clear that the particles appear as variously sized balls, Cobalt ferrite with sizes of 12-15 nm, Dysprosium cobalt ferrite and Yttrium cobalt ferrite with sizes of 6-8 nm. By adding rare earth ions,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magnetic nanoparticles was decreased. The decrease in diameter was explained using a micro-model of rare earth modification. The effect of rare earth ion modification on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magnetic induction of magnetic fluids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Gouy magnetic balance and a spectrophotomet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magnetic induction can be improved by adding Dy3+. By adding Y3+, magnetic induction was increased. However,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then decreased. A theory of the mechanism of rare earth ion modification is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25.
微乳中纳米胶囊的复凝聚法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O/W型APG微乳液模板上, 以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作为包裹材料, 用复凝聚的方法制备纳米胶囊, 对影响纳米胶囊的合成条件进行了分析. 用粒度仪测定产物的粒径及其分布, 用透射电镜观察产物的形貌. 结果表明, 用复凝聚法在微乳中合成了粒度均匀、粒径30~100 nm的球性纳米胶囊. 考察了微乳液的组成、高分子的浓度和复凝聚的条件对纳米胶囊性质的影响. 纳米胶囊对氯氰菊酯的包裹率较高, 在60%以上. 本方法条件温和, 操作简单, 是一种新型的纳米胶囊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126.
分散剂PVA对水热反应制备LiFePO4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会林  詹晖  周运鸿 《电化学》2006,12(3):262-265
应用改进的水热反应法制得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L iFePO4颗粒,煅烧时加葡萄糖形成包覆碳.XRD、SEM和充放电测试表明,该材料粒径约200 nm,颗粒的尺寸分布比较均匀,具有3.45 V的放电平台,放电容量最高达到140 mAh/g,循环到第40周容量仅衰减2.1%.详细讨论了如何有效调控L iFePO4的粒子尺寸以及包覆碳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电沉积制备金属超细Cu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超细铜粉电沉积制备过程中阴极电流密度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的改变对阴极过电位影响显著,电流密度从0.04A/cm2变化到0.1 A/cm2时,过电位从4.08V变化到9.96V;而过电位的变化直接引起粉体粒径的变化,粒径从大约50nm变化到700nm。分析表明,高电流密度可以获得较高的阴极过电位;在高的阴极过电位条件下,新核的生成速率高且稳定存在的晶核临界半径小,使得粉体粒径变细。  相似文献   
128.
提出的透过率起伏光谱分析法是一种新的颗粒测量方法。采用一细小光束照射匀速流动的颗粒系统,通过采集透射光起伏信号,经统计处理得到透过率的平均值与起伏谱。通过求解逆问题,从透过率的起伏谱中得到颗粒粒径分布信息,再结合透过率的平均值得到颗粒的体积分数信息。给出了关于单层颗粒透过率的平均值与起伏谱的理论表达式,并推广到三维单分散和多分散的颗粒系统。对粒径在32~425μm内的稀薄颗粒系进行了部分实验测试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同时对颗粒粒径分布和体积分数进行有效测量。  相似文献   
129.
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分析有腹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剪切破坏机理,建立了更接近有腹筋再生混凝土梁实际受力的抗剪模型,并通过考虑再生骨料有效粒径和受箍筋作用下的裂缝宽度与构件裂缝处应力的联系,分析了再生骨料咬合力对梁斜截面抗剪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梁极限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此外,本文将理论结果与课题组自制的6根再生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130.
以南宁盆地膨胀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原状样与不同颗粒粒径重塑样的膨胀力、抗剪强度及热特性,研究其性质差异。结果表明:重塑后不同粒径范围膨胀岩土样的无荷膨胀率较原状样明显升高,而主应力差峰值、抗剪强度和热物理指标较原状样均有降低。因此,应选择合适粒径范围的土颗粒重塑代替原状样进行室内试验:无荷膨胀率和膨胀力试验应选择粒径范围1 mmd 2 mm的土颗粒;三轴试验和热物理指标测试应尽量选择粒径较小的土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