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883篇
  国内免费   2349篇
化学   2575篇
晶体学   71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70篇
数学   187篇
物理学   223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范小振  丁天惠   《色谱》1994,12(1)
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元素光度检测器主要用于锗、砷、锡和锑的氢化物气相色谱检测,具有高灵敏,高选择性。它是在普通火焰光度检测器的基础上加装了特制的滤光片改制而成的。对锗、砷、锡和锑的检测限分别为3.0×10 ̄(-11)g、7.0×10 ̄(-11)g、7.0×10 ̄(-10)g和1.1×10 ̄(-8)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2.4%、2.6%和3.0%。  相似文献   
82.
本文采用极谱法研究了Ge(Ⅳ)-3,4-二羟基苯甲醛(DHB)配合物的组成,条件稳定常数.并对该配合物的极谱波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3.
从含有M Fe(M=Mo,Fe)结构单元的双核配合物Mg(DMF)_6[Fe_2S_2Cl_4]及Mg(DMF)_6[FeCl_2·MoS_4]起始,经不同的组合反应,分别得到Fe_4S_4,MoFe_3S_4及Mo_2Fe_2S_4单立方烷簇合物。讨论了这一反应的某些特点并报道了双桥联六配体的Mo_2Fe_2S_4(C_4H_8dtc)_6的晶体与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4.
担载于ZrO2上的Ru3(CO)12-Fe(CO)9混合簇的红外光谱表明,Ru3(CO)12以Ru(CO)2O2表面络合物存在.混合族在真空中随温度升高而发生脱羰基作用,500℃左右羰基完全脱掉;以Al2O3为载体者其羰基不易脱除,升高温度出现多种羰基带.混合簇中的Fe2-(CO)9极易脱羰基.担载混合簇在Ar气中进行TPDE时,低温时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歧化反应而生成CO2;在H2气中,低温时仍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加氢反应而生成CH4.混合簇的脱羰基和表面反应能力与Ru/Fe比及载体有关.担载混合簇在CO加氢反应中以Ru(CO)2O2和分散Fe存在,还出现-CHx多种表面物种.  相似文献   
85.
在1.41×10-2mol/L的硫酸介质中,锗与苯基荧光酮试剂反应在-0.57V(VS.SCE)电位处产生灵敏的络合吸附波.用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该络合吸附波的峰高与锗(Ⅳ)浓度在3.2×10-8mol/L-4.0×10-7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测下限是8.5×10-9mol/L.本文详细讨论了测定的最佳条件及电极反应的机理,并用该法测定了人参中锗的含量。  相似文献   
86.
利用由化学还原剂BPK引发的电子迁移催化反应(ETC)合成了两个系列八种新的三核钴簇合物p-RC_6H_4CCo_3(CO)_(9-n)L_n(L=PPh_3,n=1;L=P(OEt)_3,n=2)。用m.p.、元素分析、IR及~1H NMR对簇合物进行了表征。对簇合物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CV)研究表明,p-RC_6H_4CCo_3(CO)_9及PPh_3单取代物在室温下均经历一个可逆的单电子过程。p-RC_6H_4CCo_3(CO)_9的E_(1/2)与R的σ_m的线性关系表明R通过诱导效应影响簇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取代簇合物的还原电势相对于母体簇合物的负移表明P的配位增大了CCo_3上的电荷密度,导致簇合物难被还原。  相似文献   
87.
若干中性配体对Mo—Fe—S簇合物自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电子吸收光谱的变化研究了一些含N和含P中性配体对MoS_4~(2-)-nFeCl_2-DMF体系形成立方烷型Mo-Fe-S簇合物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88.
运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AlmCun(m,n≤4)团簇结构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得到团簇的稳定构型。对不同温度下X-射线衍射实验所得的径向分布函数(RDF)在0.2~0.4nm范围内做高斯分解,结合计算结果对高斯峰的意义做了解释,认为计算所得部分团簇构型可以代表Al70Cu30合金熔体的内部局域结构。  相似文献   
89.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Mo_3OCl_6(O_2CR)_3]-(其中R=CH_3,H,CH_2Cl)系列三核钼簇合物在CH_3CN和DMF溶剂中的电化学行为,并用差热-热重手段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过程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中它们有相似的二对氧化还原峰,而且在同一溶剂中随着R基团吸电子能力的增强,相应的第一氧化还原电位值向正向移动。当R=CH_3,H时,它们的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265℃和210℃,即同样随着R基团吸电子能力的增强,起始分解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