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7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3204篇
化学   7040篇
晶体学   129篇
力学   113篇
综合类   137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168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聚丙烯胺肟螯合纤维的合成及其对铜(Ⅱ)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预辐照接枝法合成了聚丙烯胺肟螯合纤维,研究了影响接枝率,胺肟基团含量及离子吸附的因素,该纤维对铜的离子的吸附容量达0.67mmol/g干纤维。  相似文献   
92.
本文拟定了一个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确定了该催化反应的速度方程式和反应级数。方法检测限达0.1ng Cu/ml,相对标准偏差为3.7%,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头发样品中铜的测定,回收及对照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3.
罗兴华  方景礼 《化学学报》1985,43(3):278-281
金属的电抛光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电抛光机理至今仍不很清楚.我们曾用 XPS 和AES 研究了不同槽电压下电抛光铜表面的组成和物种,确认其表面均为纯铜,不存在含磷固体膜.本文用 XPS 研究电抛光液中1-羟基乙叉-1,1-膦酸(HEDP)浓度、抛光液的 pH 及其接受体(H_3PO_4,HEDP 和 HEDP H_3PO_4)变化时铜的表面组成,并进一步证明,电抛光时形成的粘液膜是水溶性膜,铜表面在不同抛光条件下并不形成难溶的含磷固体膜.通过电子能谱对固化后粘液膜组成和深度分布的研究确定,粘液膜可能是铜的多核聚合混合配体配合物,其组成可近似地表示为[Cu_4(PO_4)(HEDP)]_n.  相似文献   
94.
椭圆法用于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微量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冉迎春  谢上芬 《分析化学》1997,25(7):807-810
用新物理量Vop的椭圆法对阳极溶出伏安法分析的含银离子浓度为10^5-10^-9mol/L的一系列溶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学方法与电化学方法所得分析结果相同;椭圆法可检测的浓度下限比电化学方法低一个数量级以上。而且测量的相对平均偏差也小于电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95.
徐杰  辛勤 《催化学报》1997,18(3):194-198
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沉淀介质,按不同方法制备了低碳醇合成用Cu-Co-Fe系催化剂,以乙醇为沉淀介质时,有利于提高生氏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产物中正构醇含量增加,且不服从Schulz-Flory方程分布方式,乙醇的存在,使沉淀体系中的杂质NaNO3不易洗脱,催化剂还原温度提高;高的NaNO3含量对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不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乙醇预处理可提高催化剂对CO的不可逆吸附能力,提高还原  相似文献   
96.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了在氨水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亮黄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种超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测定环境试样中痕量铜的新方法,可测定0.004~0.5μg/25mL范围内的铜(Ⅱ)。  相似文献   
97.
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水杨酸类是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异烟肼是抗结核药,巴比妥类是镇静药,磺胺类是消炎药。对这四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文献报道分别为酸碱滴定法、双相酸碱滴定法、溴量法、银量法、亚硝酸钠法。  相似文献   
98.
X荧光滤纸片薄样法测定铅锌矿选矿流程样中Pb,Zn,Cu,Fe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法将X荧光滤纸片薄样法用于具有复杂组分的铅锌矿选矿样品中Pb,Zn,Cu,Fe的分析,样品经化学溶样后滴于定量滤纸片上,标准样品可直接用纯试剂人工配制,用同样制成滤纸片薄样标准系列,因薄样测定可不作基体效应校正,标样使用数量少,又无需化学法标定。故方法实验周期短,样品测定手续简便快速,元素分析含量适应范围宽,可适用于组分复杂,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大的试样分析,样品分析结果与化学法相符,方法准确度与精  相似文献   
99.
王富权  佘益民 《分析化学》1993,21(10):1208-1211
本文用流通池介质交换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在盐酸介质中富集,而以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为溶出介质,有效地分离了酸性介质中Cu(Ⅱ)、Sb(Ⅲ)、Pb(Ⅱ)、Tl(Ⅰ)、Cd(Ⅱ)、In(Ⅲ)的重叠溶出峰,实现了多离子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4(dhbd)2(dpphen)4•2H2O]•8H2O(H4dhbd=2,3-二羟基丁二酸, 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由于水的配位阻断, 2,3-二羟基丁二酸根仅通过单羟基氧桥联两个U形双核亚单元形成具有一个对称中心的双U形四核结构, 其中U型亚单元包含晶体学上不对称的2个Cu(II)原子、1个2,3-二羟基丁二酸根(dhbd)、2个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dpphen)和1个配位H2O分子. 毗邻的四核单元通过配位H2O分子和配位羟基O原子形成的R22(8)型环形氢键桥的连接, 沿a轴方向构建了四核单元交替相连的一维超分子链; 链间籍苯环的π-π堆积作用和晶格水分子氢键链的连接进一步扩展为具有隧道的三维结构. 配合物中呈现了一种2,3-二羟基丁二酸与过渡金属配位的新方式. 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标题配合物具有弱的反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