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19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6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振峰 《光子学报》2007,36(B06):202-204
研究了几周期超短余弦-高斯脉冲的时间重心与绝对相位以及与余弦函数参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几周期超短余弦-高斯脉冲时间重心的解析表达式和模拟图形.结果表明,余弦-高斯脉冲的时间重心随着绝对相位的变化而发生漂移,并且脉冲宽度对余弦-高斯脉冲时间重心的漂移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余弦函数的参量在一定取值范围内对余弦-高斯脉冲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能导致几周期余弦-高斯脉冲的时间重心有较大的漂移.  相似文献   
32.
吴加贵  吴正茂  夏光琼 《物理学报》2007,56(11):6457-6462
基于射线追踪法,推导了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连续输出谱的隐函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载流子速率方程,对超短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谱及P-I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外腔长度发生波长量级的变化时,超短外腔激光器的P-I特性将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外腔长度的变化,超短外腔激光器的激射波长在10nm范围内呈周期性跳变,当外腔长度介于40μm—70μm范围内,激射波长跳变范围最大.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报道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33.
在关于激光尾场加速(LWFA)的很多文献中,都暗示了尾场有周期性结构.可是激光驱动尾场可以不是周期性的,尾场第一周期可以捕获和加速外来电子束.Esirkepov和Bulanov等人提出了带电粒子在激光高斯脉冲驱动尾场第一周期加速的处理方法.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电子在尾场第一周期中能获得的最大能量与激光脉冲的强度和脉冲的波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捕获电子最大能量与脉冲激光强度成正比.适当的选择脉冲激光波长也直接影响到捕获电子的最大能量值.  相似文献   
34.
王琛  李汉明  李英骏  张杰  王世绩 《物理》2005,34(2):143-146
内壳层跃迁机制是实现超短波长激光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案,随着近年来超短超强激光技术和X射线激光实验方法的进展,实现内壳层跃迁机制的超短波长硬X射线激光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文章详细介绍了内壳层跃迁机制X射线激光的原理,并讨论了开展内壳层跃迁机制X射线激光实验的一些实际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证明了,只要测量了脉冲光强的二阶相关函数G~(2)(τ)和单延迟的三阶相关函数G~(3)(τ),便可以恢复超短激光脉冲的强度波形。并提出一种恢复脉冲波形的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实验数据作了处理,证实这种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建议一种通过相关测量确定超短激光脉冲波形的新型仪器。  相似文献   
37.
实验研究了正色散固体介质中的激光脉冲自压缩现象,证明了无需任何外加色散补偿情况下,固体透明介质中的自聚焦传输过程可使高功率飞秒激光脉冲实现时域脉冲压缩,并详细研究了输出脉冲的时域和频域特性随入射脉冲强度的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脉冲自压缩量随入射脉冲强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然而当入射光强增大到足以引起超连续谱及锥形辐射产生时,脉冲时域形状会发生分裂.此外还发现发散光束入射情况下同样可以观察到脉冲自压缩现象. 关键词: 超短激光脉冲 脉冲压缩 非线性传输  相似文献   
38.
本文报道用一台对撞脉冲锁模Nd:YAG激光器的三倍频光作为泵浦光源,采用超短腔结构,获得叶绿素的红色ps脉冲激光输出的装置和实验结果。研究了叶绿素a和b在各种聚合状态下输出激光波长随染料浓度的变化关系,当叶绿素a-乙醇溶液浓度为2×10~(-3)M,激光腔长<36μm时可获得单模调谐ps系列脉冲输出,激光束的发散角≈60mrad。  相似文献   
39.
 利用准单色光干涉理论,计算了2×2平顶高斯超短脉冲激光在远场的干涉图样,分析了激光的时间部分相干性及其存在束间相位差时对相干合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单路激光输出光束线宽小于100 nm时,理想波前的远场光斑图样和峰值光强基本保持不变,当光束线宽大于100 nm时,干涉减弱衍射效应逐渐增强;光束间存在相位差时,时间部分相干性将破坏远场图样随束间相位差的周期性变化,相位差越大干涉越弱;当超过相干长度时,则为非相干合成,但1/6倍相干长度范围内,仍可视为较理想的相干合成,此时焦斑的斯特列尔比大于0.9,对超短脉冲的相干合成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40.
 利用双荧光层复合靶产生的Kα特征线强度比诊断了靶内超热电子的温度,即通过实验测量复合靶中两种不同材料荧光层辐射出的Kα特征线强度比,结合ITS3.0程序模拟结果,对超热电子温度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实验中利用电子磁谱仪测量的超热电子温度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一致。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荧光层靶厚,可以利用双荧光层复合靶产生的Kα特征线强度比对靶内的超热电子温度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