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1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化学   532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13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19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3.2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动力学研究3.2.1固体套筒内爆动力学实验磁力驱动下高速内爆的金属套筒是一个柱形会聚撞击器(又称为飞层),可用来进行冲击压缩和许多流体动力学实验,为此当撞击内部靶芯时套筒内表面附近必须接近于固体状态的密度,因而称为固体套筒。如同气体炮是标准的平面冲击加载装置那样,电磁驱动的固体套筒是柱面会聚冲击实验的通用平台,其能力和精度明显超过爆轰会聚装置,而且没有爆炸带来的种种不便之处。为了用各种材料作撞击器,在轻质良导体(如铝)驱动筒内侧衬上用所需材料制作的薄筒,组成所谓复合套筒。固体套筒内爆动力学…  相似文献   
72.
本文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系统设备的特点,设计丁可用于强化SFE过程的双频超声波交替强化装置。以香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提取对象,对超声强化USFE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强化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低频超声利于提取,频率为20kHz的超声强化的萃取率最大,38kHz的超声最小,两者交替的居于中间。  相似文献   
73.
HT-6B托卡马克参数下低杂波驱动电流的密度窗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农  俞国扬 《物理学报》1993,42(5):769-774
在简晰的物理模型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HT-6B托卡马克参数下的低杂波射线轨迹,波谱移动,功率吸收和驱动电流分布。结果表明,存在着驱动电流的密度窗口,即仅在一定的等离子体密度范围内才能驱动电流(通常在理论和实验上仅注意到驱动电流的密度上限)。文中对这种密度窗口的存在给予了物理解释,并进而讨论了影响驱动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4.
75.
报道了对JEE-4x型真空镀膜仪蒸发装置的改进以及建立蒸发材料回收装置的具体方法,并介绍了改进后该仪器在高分辨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上的应用实例.实验证明,上述改进不但扩展了JEE—4x型真空镀膜仪的制样功能又节省了蒸发材料,集中了离子溅射法及常规高真空镀膜法的优点,完全满足SEM样品的分析要求,该方法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76.
粘度国家基准装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粘度国家基准装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进行评定。影响粘度国家基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时间、表面张力、空气浮力以及动能修正等。根据2002年粘度国家基准量值复测的结果,以及改造后新基准装置和辅助设备的状态,计算得粘度国家基准装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38%-0.4%。  相似文献   
77.
汪莉张柏林  汪尔康 《分析化学》2003,31(12):1441-1441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九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 (NinthInternationalSeminaronElectroanalyticalChemistry,简称 9thISEC)”于 2 0 0 3年 1 0月 1 0日至 1 2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隆重召开。会议宗旨是为全世界电分析化学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科研论坛 ,以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并吸引国际一流电分析化学家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 ,推动国际合作 ,促进我国电分析化学研究走向世界前列。会议由汪尔康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并致开幕词 ,董绍俊院士 (TWAS)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 ,电…  相似文献   
78.
不久前,美国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食品保质检测装置,该装置由传感器与传感器与扫描器构成。据悉,传感器的主要材料是铅,包装食品时,将它置于食品匣内。检测时,扫描器对食品发射的无线电波信号会使食品产生振动,同时发出乐谱波。乐谱波先反射到食品盒壁上,后传导给传感器,通过标准数据库标定振动程度、振动传导时间及乐谱波的传导速度,瞬间即可确定所检测食品发生变质的时间。  相似文献   
79.
王琼  唐浩  谢青季  姚守拙 《化学进展》2007,19(2):370-376
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electrochemi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SPR)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与电化学方法联用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在阐明ESPR基本原理及其主要联用方法的基础上,对ESPR技术在金属离子定性/定量分析、纳米薄膜原位动力学研究、电化学聚合反应过程研究、ESPR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评述,并提出了提高ESPR检测灵敏度、ESPR与其他技术的联用以及测量装置的微型化、自动化是今后ESPR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0.
黑腔靶中超热电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神光”装置上进行了1.053μm激光与平面靶及一系列柱形黑腔靶相互作用实验。用一台多道滤波—荧光X光能谱仪(FFS)测得各种靶发射的超热X射线谱,由谱推导超热电子温度T_h和超热电子总能量E_h当照射靶单束激光能量E_(tar)为400~670J、脉宽τ=650~1150ps时,发现黑腔内明显存在两群服从Maxwell分布高能电子(T_h=35~45keV;T_(hh)=150~350kev),而且E_(he)占E_(tar)的份额为10%~12%。实验还表明:腔内的E_(he)与非线性过程特征量(SRS)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推断出腔内超热电子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受激Raman散射。在相同照射条件下,黑腔靶产生的超热电子比平面靶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