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91篇
  免费   5735篇
  国内免费   11225篇
化学   17180篇
晶体学   793篇
力学   3669篇
综合类   655篇
数学   2391篇
物理学   11663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691篇
  2022年   701篇
  2021年   779篇
  2020年   624篇
  2019年   767篇
  2018年   595篇
  2017年   811篇
  2016年   883篇
  2015年   901篇
  2014年   1926篇
  2013年   1667篇
  2012年   1529篇
  2011年   1699篇
  2010年   1549篇
  2009年   1684篇
  2008年   1818篇
  2007年   1480篇
  2006年   1454篇
  2005年   1674篇
  2004年   1424篇
  2003年   1634篇
  2002年   1329篇
  2001年   1316篇
  2000年   1012篇
  1999年   719篇
  1998年   673篇
  1997年   603篇
  1996年   608篇
  1995年   602篇
  1994年   558篇
  1993年   437篇
  1992年   443篇
  1991年   418篇
  1990年   454篇
  1989年   379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A G 4.0 dendrimer-like poly (amido amine) (PAMAM) based on silica nanoparticles was fabricated via a divergent approach.It was built from γ-aminopropyi silica nanoparfides (APSN) core via repetitive addition of acrylate (MA) and hexylenediamine (HDA). FT-IR and EA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dendrimer during each step. The amino group content of the resulting product increased from 0.49 to 3.72 mmol/g after the 4th generation. In addition, the percentage of grafting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eneration and reached to 65.9% after 4th gener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sulting silica nanoparticles could be dispersed in methanol with a mean hydrodynamic particle diameter of 152.7 nm although the silica nanoparticles had agglomerated during the storage period.  相似文献   
62.
通过重离子核反应与在束γ谱的实验技术, 对A=130缺中子核区的双奇核136La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 所用核反应为130Te(11B,5n). 实验结果扩展了136La的能级纲图, 包括3个集体转动带, 最高自旋态达20h. 对于\uppi h_{11/2}\otimes \upnu h_{11/2}$~带, 观测到了旋称反转与集体回弯现象. 通过系统学比较, 对旋称反转特性进行了讨论. 由推转壳模型的计算指出, 此集体回弯是由一对中子的角动量顺排引起的. 另外两个集体带为具有~$\gamma\approx -60^\circ$~的扁椭形变带, 其可能的组态为: $\uppi h_{11/2}\otimes \upnu g_{7/2}h_{11/2}^2$~与~$\uppi g_{7/2}\otimes\upnu g_{7/2}^2 d_{5/2} h_{11/2}^2$.  相似文献   
63.
Atomic-scale simulation of nano-grains:structure and diffusion properti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anograin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typical grain size from lto 100 nm.Mclecular dynamics aimub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nanograin sphere with the diameters from 1.45 to 10.12 nm.We study the influence of grain size on structure and diffusion properties of the nanograin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s the grain size is reduced,the fraction of grain surfac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and the surface width is approximately constant;the diffusicn coefficlent is increased sharply,and the relation o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grain size is close to exponential relation below 10nm.  相似文献   
64.
采用本体聚合技术合成全氘代聚苯乙烯(DPS),所得聚合物分子量约250000,分散度约3,氘代率为98.7%。采用热诱导相分离技术制备全氘代聚苯乙烯泡沫。在室温溶解DPS于溶剂中,然后转入轴向冷却模具,进行单向冷却,直到溶剂完全冷冻,最后取出冷冻样置于冷冻干燥仪中进行冷冻干燥,待溶剂完全脱出后即得泡沫。通过对二恶烷/环己烷混合溶剂相图,以及PS一混合溶剂体系的相图的测定,  相似文献   
65.
秦克诚 《大学物理》2003,22(11):48-48,F003,F004
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按照其尺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行星和行星系(特别是太阳系)、恒星、星系和宇宙.天文学的历史表明,对每个层次的认识都经历了积累观测资料、归纳经验规律(数学模型)、建立理论体系(物理模型)三个阶段.这个类似三部曲的认识过程在对太阳系的认识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三部曲的每一部都有自己的主人公:第谷、开普勒和牛顿.在这个三部曲中,归纳经验规律处于重要地位,它既是观测和资料积累的目的,又是建立模型和理论的起点.下面我们将按照这一线索,介绍我们对另外三个层次的认识和有关的邮票.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通用串行总线USB2.0的性能特点、拓扑结构、通用操作和USB设备驱动程序与Windows的接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7.
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庆 《数学通报》2007,46(6):39-42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因此教师在新概念形成的教学中,我们主张用建构主义学习观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教师要根据学习者自己  相似文献   
68.
声诱饵仿真试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苑秉成  陈喜  周徐昌  张振山 《应用声学》2003,22(4):31-34,39
文章介绍了声诱饵仿真试验系统中的有关问题,包括: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对接装置结构等。建立了对接装置声耦合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对近场声压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匹配材料厚度、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69.
用Quantum Sutton-Chen多体势对Ag6Cu4和CuNi液态金属凝固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在冷却速率2×1012到2×1014K/s范围内,CuNi总是形成fcc晶体结构,而Ag6Cu4总是形成非晶态结构.考虑到CuNi及AgCu中原子半径之比分别为1.025和1.13,那么模拟结果证实了原子的尺寸差别是非晶态合金形成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此外采用键对及原子多面体类型指数法对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组态变化的分析,不但能说明二十面体结构在非晶态合金形成和稳定性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又有助于对液态金属的凝固过程、非晶态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0.
计算了在不同对流混合参数下,8M⊙和1.3M⊙恒星由主序阶段到红巨星阶段的演化.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不同大小的混合参数导致了恒星在HR图中的演化轨迹、对流外壳的第2次向内延伸深度和回退程度、氢壳层源的温度和产能率,以及氦燃烧核的寿命等有显著差别,还注意到8M⊙恒星混合参数α≥2.2时会出现第2次蓝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