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59篇
  免费   4284篇
  国内免费   4730篇
化学   8051篇
晶体学   234篇
力学   3180篇
综合类   872篇
数学   10128篇
物理学   20208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697篇
  2022年   680篇
  2021年   679篇
  2020年   536篇
  2019年   516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680篇
  2016年   702篇
  2015年   971篇
  2014年   2165篇
  2013年   1761篇
  2012年   2786篇
  2011年   2656篇
  2010年   2057篇
  2009年   2102篇
  2008年   3770篇
  2007年   2142篇
  2006年   1766篇
  2005年   2057篇
  2004年   2101篇
  2003年   2042篇
  2002年   1735篇
  2001年   1575篇
  2000年   1162篇
  1999年   769篇
  1998年   706篇
  1997年   563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445篇
  1994年   376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312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43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51年   5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01.
《物理实验》2004,24(5):1-2
  相似文献   
102.
103.
肖飞燕  钱呈祥 《物理实验》2004,24(11):40-42
选择题大都可以从题干出发,通过求解对照来做出选择,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与求解常规解答题几乎没什么区别,因而也就不能体现选择题自身的特点,反映不出解选择题的策略.一般说来,解选择题要充分利用题目本身所提供的新信息,把常规题变为有特殊技巧的快速解答题,避免“小题大做”.迅速完成选择题,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后面的大题而获得更  相似文献   
104.
同时计入化学增强和物理增强的SERS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5.
X射线衍射研究N2+注入S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给出了180keV的N2+注入Si的X射线衍射(XRD)分布,然后用Levenberg-Marquardt最优化方法模拟实验曲线。根据XRD运动学理论,在我们给出的试探胁变函数和多层模型的基础上,用自编程序计算给出了晶格胁变随注入深度、剂量和退火温度的变化。最后我们对实验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6.
根据环形管通道内流体流动和换热的特点,以Kirillov和Smogalev提出的干涸点理论模型假设为基础,从最基本的质量守恒方程出发,并引入临界液膜厚度等相应的辅助模型,得到了双面加热环形通道内流动沸腾干涸点的理论模型。同时针对间隙为1.0mm和1.5mm的环形窄缝进行了低压低质量流速工况下干涸点的实验研究。比较发现理论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说明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适用于低压低流量条件下的窄环形通道。实验同时发现:环状流临界热流密度在系统压力为2.2MPa达到最大值,临界含汽量随质量流速的增大呈缓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7.
实现雷达和红外融合跟踪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提取红外成像的目标质心并将其转换到惯性坐标系:然后用最小二乘规则对红外传感器的冗余角度数据进行压缩,以产生在时间上和雷达测量对准的伪角度测量:再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分别与雷达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测量进行融合处理,以得到同步数据融合估计。采用了由拉格朗日算法所求得的约束极值作为权系数,使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方法设计跟踪滤波器,将基于雷达和红外融合得到的数据用于更新滤波器的目标状态。  相似文献   
108.
用MCNP程序和ENDF/B—VI库数据计算了Livermore的^6 Li探测器的中子探测效率,并与国外发表的^6Li玻璃的探测效率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实验室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进行元件表面微结构电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同时实验分析了化学湿法刻蚀对光学元件表面面形及粗糙度、激光损伤阈值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系统论述涉及强流加速器等强流离子束装置中产生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强流离子束在核材料生产与增殖、洁净核能、放射性废物嬗变、放射性药物生产、重离子聚变、高能物理、核科学与工程、国防与民用工业和医疗等许多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近年来强流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是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课题,因为它比常规核电更安全、更干净、更便宜。但是,强流离子束形成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现象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需要加以抑制、控制和消除这类现象,解决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强流离子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不仅必须深入研究这类束晕-混沌的复杂特性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而且需要研究如何实现对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并寻求和发展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就向强流离子束物理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及其技术提出了一系列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们首创性地提出了一些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方法,它们包括:非线性反馈控制法,小波反馈控制法,变结构控制法,延迟反馈控制法,参数自适应控制法等,进行重点的介绍。对上述课题当前的主要进展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比较全面综述的评论。最后,指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推动这个崭新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