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9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5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亥姆霍兹线圈磁场的均匀性分析及误差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亥姆霍兹线圈中心区域轴向磁场的分布,给出估计线圈磁场均匀区的计算方法,得到均匀区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   
62.
紫杉醇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体内31P MRS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紫杉醇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31P MRS参数的变化及这些参数的变化是否早于常规观察的瘤体积的变化.方法:利用表面线圈31P NMR方法,研究小鼠皮下接种的S180肉瘤.结果:用药48h后给药组的PCr/Pi、β-NTP/Pi、PME/β-NTP比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肿瘤体积在给药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31P MRS参数的变化早于瘤体积变化.结论:小鼠S180肉瘤31P MRS不仅可以给出定量的结果,而且可以较早地显示出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超导磁体是继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统称常规磁体)之后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第三代磁体,与常规磁体比较,它具有许多优越性。其一,能获得极强的磁场。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利用大空间的线圈组的有机组合和微电流放大器, 测量在立方米范围内平均磁场的极其微弱的变化.  相似文献   
65.
邓玉良 《大学物理》2000,19(6):34-36
较全面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才的电学大师和发明家特斯拉(Nikola Tesla)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他在交流电应用和电气技术领域所作出的特殊贡献,特别介绍了他为推广应用交流电而与爱迪生之间发生的竞争以及为此作出的牺牲,并简要分析了作为发明家,特斯拉与爱迪生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6.
与传统高温超导绝缘线圈相比,无绝缘线圈在绕制过程中使用不锈钢带与超导带并绕,不锈钢带提高了线圈的机械强度并对线圈有保护作用,这样绕制的无绝缘线圈具有稳定性高、失超自我保护能力强、失超恢复快等优点。然而,由于其线圈匝间横向电阻率过低,在励磁过程中无绝缘线圈会出现不稳定、不均匀磁场。为此,提出一种无绝缘线圈中不锈钢带横向电阻率提高的方法,来增强线圈的稳定性和降低屏蔽电流。为提高横向电阻率,对不锈钢带进行热处理和化学处理。通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能有效提高无绝缘线圈的横向电阻率,对增强无绝缘高温超导线圈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金京  许爱华  武玉  王华  孔岩松 《低温与超导》2019,47(8):39-41,58
冷却CS模型线圈的超临界液氦通过线圈上的氦进出口流入铠甲内部。本文给出了氦进出口焊接工艺与关键参数,并对焊接试样进行室温与低温拉伸试验及室温弯曲实验,研究了焊缝在室温与4.2 K下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焊接试样的机械性能均能满足CFETR CS超导模型线圈铠甲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8.
为掌握轴向脉冲磁场对金属射流的作用规律,基于破甲弹金属射流对目标的作用原理及磁场与金属射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设计了励磁线圈对破甲弹金属射流作用的试验系统,并开展了相关实弹试验,突破了金属射流形成和励磁线圈脉冲电流产生之间时序匹配的关键技术,得出了使金属射流发生有效变形的合理储能电容器组电参数和励磁线圈结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电容器电压为5 kV、电容为1 200 μF、励磁线圈长度为50 mm时,破甲弹金属射流对目标靶板的侵彻穿深增量最大,破甲效果最佳;各因素对破甲弹金属射流侵彻穿深能力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电容器组充电电压、电容器组电容、线圈长度。研究成果为破甲弹威力电磁增强技术可行性论证、原理试验及励磁线圈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9.
采用Fluent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水冷铜基螺线管线圈进行了流体分析及热流耦合分析.得到了水冷铜基螺线管线圈内壁面温度随曲率角和曲面角的变化关系.分析了3种不同流道截面(圆形、椭圆形、三叶形)的螺旋管线圈在同样工况下的出口及交界面的最大温度、平均温度和最小温度,发现流道形状会严重影响螺线管线圈的换热,椭圆截面和三叶形截面的螺旋管线圈相比圆形截面的螺旋管线圈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如平均壁表面温度均降低了近70℃,管壁上的最高温度也控制在了100℃以内,最大温差也控制在了60℃以内.  相似文献   
70.
在建的HL-2M装置的环向场线圈采用了比特板式结构,介绍了采用封闭多边形电流丝模型计算分析HL-2M装置环向场线圈电磁场和纹波情况;环向场线圈电流与环向场引起的电磁力以及与极向场产生的倾覆力也做了计算。计算结果对环向场线圈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