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13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我们将算法理解为“为解决一类问题而采取的确定的有限的步骤”.应该说,算法并不是在计算机出现后才有的概念,但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一般都必须对问题进行分析后确定处理方案,进而确定算法,然后选择一种计算机语言编程序上机运行.也就是说,算法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算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SUN5500小型计算机并行开发环境,给出了消息传递模型和蕴式行模型的实现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SUNMPI实际编程,并对选取不同模型有不同参数的运算时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SUN5500计算机上MPI模型和蕴式并行模型均能较大地提高运算速度,而且MPI在灵活性和并行程度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从法国引进了一台等离子体光量计。本文介绍了在该仪器上开发通讯功能的一种方法,在仪器内部手稿接口板,接上数据传输线,编制通讯软件并使其纳入到原系统软件模块中去,从而完成了异型机之间的PASCAL操作系统下的通讯功能的开发任务。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焊接已成为焊接自动化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文中通过阐述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组成原理和主流软件,认为须在焊接自动化专业构筑起机器人离线编程的相关课程体系,才可将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引入焊接自动化专业。以此提升焊接自动化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5.
以坑口电厂SIS系统机组负荷优化分配功能模块为应用背景,针对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收敛、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惯性权重非线性减小策略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并且通过MATLAB与Visual C++混合编程,开发了机组负荷在线优化分配功能模块,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航海天文历》查表的方法来获得罗经差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基于C Builder语言编程,根据观测太阳测定罗经差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天测罗经差算法.以某舰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查表法计算繁琐、不能满足实时定位的缺点,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用密立根油滴仪测油滴的电荷,求基本电量,及验证电荷量子性的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的经典实验。实验采用倒过来验证法,数据多,计算量较大,本文探讨使用C语言编程来处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Excel中的VBA语言进行材料力学教学中的编程实践,制作交互式的动画,让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和生动化。 通过动画及其工程应用展示,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此外,由于该编程入门简单,也可以通过实践性的大作业帮助学生提升编程能力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科技的发展和复合型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Visual Basic 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作为可视化编程和对象技术的Visual Basic语言的核心-对象着手,着重讨论了各种对象的特点,创建各种对象所采用的方法以及使用的场合,探讨了基于Visual Basic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证实,他们成功破解了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使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感到困惑的“落叶”问题。从高空中抛落的纸片会具有最不可预知的特性,时而向上升起,时而翻转,时而又在无风情况下改变自己的方向。因此,在平静无风的秋天落叶不仅覆盖树木底下的区域,而且还落到离开树木几米远的地方。早在1853年苏格兰物理学家J.C.麦克斯韦就开始研究”落叶”效应现象,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复杂模拟的计算机和编程全套仪器,麦克斯韦始终没有破解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