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426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9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讨论计算了TC2模型预言的Top介子在HERA和构想中的THERA对撞机上对t道eq→et过程中的单顶夸克产生的贡献.结果表明:中性Top介子对ec→et过程中的单顶夸克产生有较大的贡献.在绝大部分参数空间内,过程的产生截面在1—6pb范围内,因此,在HERA和THERA对撞机上通过eq→et过程可探测中性Top介子的可能物理迹象  相似文献   
92.
树华 《物理》2005,34(2):151-151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是在宇宙大爆炸后10^-5S内存在的一种宇宙早期物质形态,那时夸克不是被囚禁在中子、质子等强子中,而是可以自由运动,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工作就是要在现今的实验室中使加速到极高能量的粒子进行碰撞来形成早期宇宙的环境。  相似文献   
93.
参考国内外现有的τ-c工厂及其探测器的设计结果,给出了BTCF探测器的总体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设计并开发了用于BTCF物理研究的快速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并用此方法对一系列重要的物理课题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 文中描述了该模拟方法的设计思想、程序流程以及这种方法在BTCF可行性研究乃至预制研究阶段的优越性,同时也给出了对若干重要物理问题的模拟结果. 从而论证了建造BTCF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94.
 在粒子物理发展史上, 1974年11月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月份。在这个月,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西海岸的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两个实验组同时宣布发现了一个新的粒子。  相似文献   
95.
在标准模型和两个Higgs二重态以及包括第四代费米子的扩充中计算了用正负电子对撞出tc(或tc),即e+e→(or tc)产生截面.结果表明即使顶夸克质量如模型预言的有140GeV左右,只要在此扩充中取最有利的参数时甚至在LEPⅡ中这一过程亦是可观测的.  相似文献   
96.
从完全核阻止的假定出发基于3+1维RHE研究了双轻子谱,并得到结论:如果在极端相对论性原子核碰撞中富重子的夸克-胶子物质真地产生了,那么随着初始重子密度的增加,在不变质量2mπ和1GeV之间双轻子的产生将会显示出强烈的抑制,而且将有一个反常的峰出现在不变质量0.75GeV附近.这些预言可以在CERN和Brookhaven即将开展的实验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97.
以QCD袋模型和统计流体力学模型为基础,在二维平衡态近似下得到多重数和质心系能量的关系式,和高能 碰撞非单衍过程产生的多重数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在三维平衡态近似下得到中心在快度较大区域的产生粒子的源Ⅱ的大小和横动量的关系,关系式和三火球模型计算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98.
99.
 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研究经历了许多世纪的艰苦努力,直到19世纪初才真正弄清了原子的内部构造。此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科学实验,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从一个层次深入另一个层次,却始终没有找到物质微观结构的最小单元。(一)从原子到“基本粒子”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早就提出世间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的学说。  相似文献   
100.
从Friedberg-李政道的非拓扑孤立子模型出发得到一个新的夸克禁闭势.利用这个新的禁闭势,预言了核子的静态性质,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