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7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1098篇
化学   1466篇
晶体学   123篇
力学   816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234篇
物理学   135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细胞色素b5Glu44,Glu56的定点突变和蛋白质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寡聚核苷酸定点突变的方法将牛肝细胞色素b5基因上第44位和56位谷氨酸的密码子GAA变成氨酸的密码子GCT,获得突变体E44A,E56A和E44/56A的基因。 它们分别克隆于PUC19上,转化大肠杆菌JM83后,突变基因得到成功的表达。  相似文献   
52.
界面作用对HDPE/POEg/CaCO_3三元复合材料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界面改性,制备了以CaCO3为核,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POEg)为壳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g)/弹性体(POE)/CaCO3的三元复合材料.由于“核-壳”结构的形成,弹性体和CaCO3表现出协同的增韧作用.同未经表面处理的CaCO3复合材料相比,在相同的CaCO3含量的情况下,表面处理的CaCO3由于与弹性体形成更强的界面粘结,使得三元复合材料的“脆-韧”转变发生在较低的弹性体含量.  相似文献   
53.
<正> 表面性质在医用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血液相容性材料的表面对血细胞具有吸附、变形、凝血、溶血等作用。表面能和界面能是医用材料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材料的表面能及其极性与非极性分量在影响或控制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之面一直是医用材料的重要课题。Raier曾提出当材料的临界表面张力在20-30erg/cm~2时,血液相容性好,也有人认为,血液与材料的界面自由能趋于零时,才能  相似文献   
54.
55.
A new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P) procedure is developed in order to synthesize polypiperazine-amide thin-film membrane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poly(phthalazinone ether sulfone ketone) (PPESK) hollow fiber ultrafiltration (UF) membrane.A hollow fiber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good performance was prepared and studied by FT-I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相似文献   
56.
薄层循环伏安法是研究液/液界面电荷转移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的优点。文章回顾了液/液界面电化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薄层法的实验原理,对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界面驱动力与电子转移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表面能与晶体生长/溶解动力学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睿康 《化学进展》2005,17(2):0-376
界面现象使物质在结晶过程中出现了临界现象.但最近的研究指出在物质溶解过程中,在表面能量的控制下也存在着临界现象以及尺寸效应.实验发现,当晶体自身小到一 定的程度时(通常在纳米尺度上并和临界蚀坑的大小相近),在溶解过程中其速度会自发降 低,反应被抑制乃至停止.尽管在热力学上表面能的因素可以赋予小颗粒晶体较大的溶解度 ,但表面能却也能通过对临界条件的控制而使这些微粒在动力学上不被溶解.这个发现不仅 解决了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问题,而且还从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了生物矿物选择纳米 尺度作为其基本构成单元的原因.由于表面能和晶体生长/溶解的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对表面能的调节来修改它们的动力学速度和晶体的形貌.反过来,也可以用动力学的方法来测定表面能及表面吸附/脱附常数等.相对于常规的界面研究手段,通过生 长和溶解动力学途径所得的数据有着很好的可靠性及重复性.我们认为,晶体生长和溶解的 动力学和表面能的研究相结合,不仅为界面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也会推动晶体生长和材料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are used to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gemini surfactant of ethyl-α,ω-bis(dodecyld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12C2C12) and do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DTAB)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respectively. In the two systems,t he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s are both 28 wt.%, and other conditions are also the same. After reaching th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the radial distributions functions (RDF) and the mean squared displacement (MSD)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urface activity of C12C2C12 surfactant is higher than DTAB surfactant.  相似文献   
59.
童华  胡继明 《分析试验室》2003,22(Z1):300-300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天然生物复合材料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对生物矿化的了解,从简单的有机/无机相间的叠层结构到复杂的多级构造、从晶粒的有序排列到特定的晶面取向、从定性描述可溶性有机基质(SM)和不可溶性有机框架(IM)到基质氨基酸分子的组分和蛋白质序列片段的解析、从有机/无机界面天然有机模板对无机结构的指导作用到人工组装的有机模板对诱导产物进行调控,尤其进入到分子水平,无不借助于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60.
在实验上首次发现,粘土矿物为固体粒子的体系的E%-pH曲线之离子强度效应是“先右后左摆动现象”;而水合氧化物为固体粒子的体系则是“向左单向移动现象”。对应的等温线之离子强度效应则是“先下后上摆动”和“单向上移”现象,两类四现象一致。为解释上述诸现象,提出液-固界面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静电交换的复合模型作统一解释和定量处理。由粘土矿物和水合氧化物两类物质的结构可知,前者可发生两类交换作用,彼此消长时曲线位置产生双向摆动;后者只有界面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故曲线位置单向移动。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