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594篇
化学   1436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20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407篇
物理学   7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1,4-苯醌衍生物的合成、氧化还原电位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的醌环结构(醌环上的取代基不同,如甲基、甲氧基、氢、氯和溴,或取代基的排列位置不同)的6-正癸基-1,4-苯醌衍生物。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结构、氧化还原电位和在线粒体琥珀酸-细胞色素 c 氧化还原晦中生物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53.
本文主要叙述了以国产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基体,采用甲醛与对苯二酚、邻苯二酚、连苯三酚和2,7-萘二酚等聚合生成氧化还原树脂,它们的氧化还原容量分别为5.3,5.4和5.2meq/g-干树脂.文中还介绍了本类树脂的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方法,并据此研究和测定了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连苯三酚型树脂的氧化还原电位,这些电位的测定结果与其氧化还原实验事实相符.也研究了多种氧化剂和还原剂与自制树脂的交换性能,讨论了这些树脂容量与交换性能的关系.应用所合成的新树脂进行了从硝酸银废液中回收银和对硫化氢试行氧化脱硫处理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4.
以滑移-溶解-再钝化模型为基础,推导出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与裂尖应变速率和电位之间的理论公式.计算表明,在裂纹扩展速率与裂尖应变速率的关系曲线中有两个特征区域.裂纹扩展速率在区域I随裂尖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大,而在区域II不随裂尖应变速率的改变而变化.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技术(SSRT)测量了304L不锈钢的裂纹增长速率.当电位控制在区域II的阳极区时,理论计算的裂纹扩展速率与实验得到的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55.
评述了近几年来电化学检测在流动注射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分析法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56.
微机在“醋酸、磷酸电位滴定”实验中的应用王苏文(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24)袁立新(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南京210024)关键词计算机,A/D模数转换器,电位滴定许多化学实验使用传统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人工读数、记录、处理等。在这一过程中就必定...  相似文献   
57.
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为模型免疫蛋白,对传染病的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 利用吸附在铂电极表面Nafion膜中负电性的磺酸基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分子中的氨基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实现抗体的结合,同时通过纳米金(Au)增加抗体的固定量,以及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的笼效应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和纳米金固定在铂电极上,从而制得高灵敏、高稳定电位型免疫传感器(PVB/Au/HBsAb/Nafion/Pt). 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该免疫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响应时间快(<3 min)、稳定性好、寿命长(>4个月)、选择性高等特点,将其用于病人的血清样品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8.
为了改善镍电极的高温充电效率,采用机械混合的方式将球形Ni(OH)2与不同比例的Lu2O3混合后制成粘结式镍正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和XRD等实验结果表明,掺杂Lu2O3后镍电极的析氧过电位明显提高,高温充电效率得到了很大改善,在充电后的电极中β-NiOOH生成;而且Lu2O3的掺杂比例对镍电极的高温性能在不同的充放电倍率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5%是最好的掺杂比例,掺杂对高温小电流充电效率的改善作用要大于高温大电流充电。  相似文献   
59.
1引言 作为结构-性质定量关系(QSPR)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值相关(QSRR)的研究和应用在色谱科学领域受到关注。QSRR的研究对预测保留值、选择分离条件及探索色谱保留机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气相色谱相对保留值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与被测组分和固定相之间的分子间作用能有关。而分子间的作用能主要由分子间的色散力决定,分子的色散力与分子的分支情况及体积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60.
张锋  刘祁涛 《化学学报》1993,51(3):251-256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70%(v/v)乙醇-水溶液中Cd(II)与维生素D3(VD3)和乙二胺(en)或2,2'-联吡啶(bipy)在37±0.1℃和离子强度为0.10(KNO3)条件下, 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上述混合配位体系均形成稳定的1:1:1型混配配合物, 且△logK值均为较大的正值(分别为+1.06和+1.54), 但相应的logX值却并不很大(分别为2.18和2.83)。从统计效应和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相互作用, 讨论了造成这种反应常结果的可能原因, 并针对如何判断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稳定性高低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