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99篇
化学   62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26篇
综合类   56篇
数学   236篇
物理学   77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综述了近十余年来的一些β-双酮类、苯并咪唑类、苯甲酸类、吡啶类、大环类配体与三价铕(Eu3+)和铽(Tb3+)形成的配合物在液相体系中的荧光性能。其中,重点关注了衡量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的最重要的两个标准即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文中也总结了在设计和合成优良配体时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如配体与稀土离子能级要匹配、将溶剂分子排斥出稀土离子配位,最大程度地消除光猝灭因素和无辐射去活化作用而改善光物理性能等,以期得到高的量子产率和长的荧光寿命的稀土配合物。  相似文献   
72.
变温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硬脂酸C-H伸缩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C-H伸缩振动、分子脂肪链构象改变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运用变温红外技术在293~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了硬脂酸C-H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结果表明:1在293~333K范围内,一维红外光谱中2 965,2 870cm-1附近的弱吸收谱带分别归属于甲基的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3)和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H3),相应的导数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能提高一维红外谱的分辨率;2在293~333K范围内,硬脂酸脂肪链处于全反式构象,在348~353K范围内,硬脂酸分子脂肪链构象由全反式构象向无序构象转变;3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硬脂酸分子间的作用力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73.
pH-sensitive wettability of polystyrene-b-poly(4-vinylpyridine) (PS-b-P4VP) self assembled films, exhibiting superoleophobicity under water and hydrophilicity at low pH value, and oleophobicity under water and hydrophobicity at neutral condition, has been realized. The wettability properties resulted from the surface topological and chemical transition, which were confirmed by in situ AFM measurements under water at different pH. At low pH, P4VP chains, which were confined in the hexagonal-packed nanodomains, got protonated into a swollen state, while at high pH, P4VP chains were deprotonated into a collapsed state. The reversible protonation/deprotonation procedure on the molecular scale leads to surface topological and chemical transition, thereby pH-sensitive wettability.  相似文献   
74.
将单(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HS-β-CD)通过金硫键自组装在金电极(GE)表面, 构建了一种简单、 快速、 灵敏的超分子识别L-半胱氨酸(L-Cys)的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 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膜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电极表面的膜组装效果, 其作用机制是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的HS-β-CD空穴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吸附结合带负电的L-Cys, 使电极表面的膜电位发生改变, 导致对L-Cys的超分子选择性识别作用, 从而实现对L-Cys的定量分析.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该电极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L-Cys有良好的电位响应性能, 线性范围为1.0×10 -7~1.0×10 -4 mol/L, 斜率为(-65.29±1.0) mV/pc(25 ℃), 检测下限达到6.0×10 -8 mol/L; 电极响应速度快、 稳定性和重现性好、 抗干扰能力强. 将该电极用于实际猪血清和猪尿液样品中L-Cys含量的测定, 回收率为95.0%~104.7%, 表明该新型电极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朱仁义  廖奎  余金生  周剑 《化学学报》2020,78(3):193-216
P-手性膦氧类化合物在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生命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能,是一类受到广泛关注的优势结构.近年来,针对这一结构的不对称催化构建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综述旨在从三级膦氧化物的去对称化反应和(动态)动力学拆分反应以及二级膦氧化物参与的不对称反应三种策略出发,介绍目前用于构建P-手性膦氧化物的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藉此也对这些反应的机理及其优势与不足之处进行简要讨论,为从事有机合成和有机膦化学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6.
本文研究阵列天线系统最大输出信干噪比准则下最优权重的降维算法。在求最优权重的过程中,计算复杂度是我们要关心的重要的问题,而计算复杂度与权重矢量的维数成正比。权重矢量的维数和天线阵的阵元个数相同。在期望方向和干扰方向小于天线阵元个数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某种变换,降低计算最优权重的实际维数,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77.
闭壳层原子相关效应的多体理论计算:Ne原子基态相关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coupled-pair many-electron theory(CPMET)展开中的非线性四体效应采取了近似处理,用角动量图技术和两体函数方法得到了适用于一般闭壳层原子的径向微分方程。然后以X_a模型作为零级近似,通过迭代求解成功地计算了Ne原子基态的任意阶相相关能,从而说明至少对于闭壳层原子体系而言,用X_a模型作零级近似同样可以进行成功的多体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78.
一种完备完全分配格上矩阵方程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理论已经在决策、模式识别、故障诊断、过程控制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些应用问题求解中往往要遇到求解模糊关系方程。本文从完备完全分配格的角度给出了一种求解模糊关系方程极小解的完备解法,并用计算机实现了提出的算法,为实际问题求解计算机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小波域高斯混合模型与中值滤波的混合图像去噪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胡晓东  彭鑫  姚岚 《光子学报》2007,36(12):2381-2385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小波去噪方法并结合中值滤波法对脉冲噪音有较好滤除效果的特点,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含有高斯脉冲混合噪音图像进行去噪处理.该算法采用Matlab语言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去噪方法的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中值滤波或者小波去噪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It has been predicted that a driven three-level V atom can emit strongly correlated fluorescence photons in the presence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Here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on the intensity correlation of fluorescence photons emitted from a driven three-level A atom. Unexpectedly, strong correlation occurs without quantum interference. The quantum interference tends to reduce the correlation function to a normal level.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cases is traced to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on 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 (OPT). For the V atom, quantum interference and coherent excitation combine to lead to OPT. For the A atom, however, the quantum interference tends to spoil OPT while the coherent excitation induces the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