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8篇
  免费   4969篇
  国内免费   5190篇
化学   11407篇
晶体学   317篇
力学   635篇
综合类   415篇
数学   2038篇
物理学   11115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513篇
  2022年   573篇
  2021年   639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686篇
  2018年   520篇
  2017年   660篇
  2016年   726篇
  2015年   788篇
  2014年   1503篇
  2013年   1233篇
  2012年   1237篇
  2011年   1336篇
  2010年   1356篇
  2009年   1320篇
  2008年   1437篇
  2007年   1190篇
  2006年   1072篇
  2005年   1003篇
  2004年   973篇
  2003年   855篇
  2002年   668篇
  2001年   682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451篇
  1998年   415篇
  1997年   371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355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301篇
  1991年   259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We have studied the interracial reactions between amorphous LaAlO3 thin films and Si substrates, using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interracial layer between LaAlO3 film and Si substrate chemical states show that the ratio of La 4d3/2 to Al 2p is SiLaxAlyOz. The depth distributions of La, Si and Al of the interfacial layer remains unchanged with the depth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LaAlO3 film. Moreover, the Si content, in the interracial layer gradual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ickness of the interracial layer. These results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e Al element is not deficient in the interracial layer, as previously believed, and the formation of a SiLaxAlyOz interracial layer is mainly due to the diffusion of Si from the substrate during the LaAlO3 film deposition.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racial layer formation, ones can control the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to ensure the desired performances of devices using high-k oxides as gate dielectrics.  相似文献   
112.
A new scheme of small compact optical frequency standard based on thermal calcium beam with application of 423 nm shelving detection and sharp-angle velocity selection detection is proposed. Combining these presented techniques, we conclude that a small compact optical frequency standard based on thermal calcium beam will outperform the commercial caesium-beam microwave dock, like the 5071 Cs clock (from Hp to Agilent, now Symmetricom company), both in accuracy and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13.
江汉平原上空QTEC变化特征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观测台网用多接收机性能一致性的标定方法,并利用江汉平原GPS接收台网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上空QTEC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和逐年变化的统计特征.标定结果表明,不同接收机之间的仪器偏差是从双频GPS卫星信标推算QTEC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必须校正.统计分析证实,江汉平原上空QTEC的日变化特征同时受电离层和等离子层控制,其年变化以半年周期为主,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两分点和两至点附近,QTEC值的逐年变化从太阳活动峰年到低年逐年下降,与以太阳黑子数为代表的太阳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4.
基于傅立叶变换轮廓术的物面相位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立叶变换轮廓术,针对基频提取的关键技术采用逐行傅立叶变换,准确提取基频信息的方法恢复相位信息.在此基础上,以未畸变条纹为基准,得出被测物体的真实位相值.该方法只需一幅条纹图,节约了测量时间.实验证明可实现无接触面型的自动传感.  相似文献   
115.
触发管作为一种高压开关,基于其导通时间短,可承受数千安培脉冲电流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触发器、快脉冲产生器及大电流脉冲发生器中。随着系统精良小型化的发展需求,相应对触发管导通时间、脉冲电流和导通时间晃动等参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6.
Lower hybrid wave (LHW), electro cyclotron (EC) and neutral beam injection (NBI) etc. are the important methods of auxiliary heating. They would be devoted to the HL-2A tokamak step by step.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bug of each system and the need of the experiment, the system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high voltage pulse power (HVPP)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相似文献   
117.
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香杂环甲烯,包括聚吡咯甲烯和聚噻吩甲烯.采用四波混频法研究材料的共振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λ=532nm),其共振二阶超分子极化率γ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分别达到10-30esu和10-8esu.选择具有良好溶解性、成膜性的聚吡咯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PDMAB),采用飞秒时间分辨光克尔效应方法研究材料的非共振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λ=790nm).实验表明,翠绿亚胺碱溶液的光克尔信号仅表现一超快响应的成分,归功于π电子云扭转产生的非共振激发.PPDMAB的非共振二阶超分子极化率γ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分别达到γ=5.78×10-32esu和χ(3)=1.26×10-10esu.  相似文献   
118.
新型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和微通道板相比具有高增益、无离子反馈、制备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介绍了微球板电子倍增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微球板基体的形成技术是微球板制备的关键技术,论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微球板基体烧结过程中的烧结速率。并采用自行设计组分的高铅玻璃,用立式炉成珠设备进行了玻璃微珠的制备。探索了微球板制备过程中玻璃微珠的分级技术、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基体成型工艺和技术。制备出基本满足要求的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基体。给出了制造的样品和文献上样品结构的SEM对比照片,最后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9.
选用新方法合成了2-碘—N-甲基苯磺酰胺,通过^1H NMR,^13C NMR,^13C DEPT NMR(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 NMR)和MS确证的其结构。  相似文献   
120.
马向华 《应用光学》2003,24(B08):24-26
简要概述介绍红外相位测距系统的工作原理.相位测距机在电子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及相位测距分系统的方案确定与结构设计方法.对共轴光学系统中干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消除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