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65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21篇
物理学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本文讨论了模糊逻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地,对与、或、非和蕴含作了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2.
无诀加减法是近年来珠算界改革更新的一种新型加减计算方法。它是根据“五的凑数”与“十的补数”的原理,采用心算结合,直接了当的进行加减计算的一种好方法。因此,又叫“凑五补十加减法”、“凑补加减法”,它与口诀式加减法的数理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有些则认为无诀加减法不好理解、掌握,不适合拨珠规律,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103.
电场强度是静电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概念,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我感到对于场强概念教学抓好预备知识、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场强的具体求解应用三个环节,可使学生清晰全面地掌握这一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4.
1.1对数学理解性学习的认识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里面,对“理解”的定义是:“当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构建意义时,理解便发生了.”现代认知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了一个概念、定理、公式或法则,如果能在心理上组织起适当的、有效的认知结构,并使之成为个人认知网络的一部分,能比较方便地激活、提取与运用,才说明达到了理解的层面.  相似文献   
105.
一题多变是通过题目的引申、变化、发散,提供问题的背景,揭示问题间的逻辑关系,课堂上"一题多变"的适当运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热情,更能达到拓展数学思维的作用.下面以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的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一元二次方程"第1.4节"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3)"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6.
洪清娟 《化学教育》2021,42(19):49-55
基于学科理解进行单元整体备课,是教师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实现“素养为本”教学的重要基础。化学学科理解视域下的教材单元整体备课内容主要是对教材内容逻辑顺序与认识思路结构化的系统梳理,确定单元总体与课时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单元内容所内隐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价值,对教学内容、策略进行重构与设计等。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理解和对不同教材版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整合是提升教材单元整体备课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广义带导数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是与Kaup-Newell谱问题相联系的一个非线性发展方程,方程可在合适的条件方程下,利用Wronsiki技巧,寻找广义双Wronsikian形式的一般解,进而得到其孤子解和有理解.  相似文献   
108.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他们注意理解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剔除无关信息,作出示意图,努力克服思维定势,这样有助于正确迅速地审题.  相似文献   
109.
范先荣 《数学通报》2012,51(6):22-23,27
近几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的压轴题(20题),都是在有限集合或有限数列的背景下附加"新定义、新运算"的创新题目,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数学定义阅读理解和数学运算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淡化解题技巧、突出数学思  相似文献   
110.
林怀传 《数学通报》2012,51(3):21-23
1问题提出2010年10月,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一位教龄近十年的中年教师开设了公开课,内容是高一年级的"函数的单调性"新授课.教师在教完"增函数"的概念后,为了检测学生对"增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