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化学   494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114篇
综合类   91篇
数学   121篇
物理学   5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分析化学》2006,34(3):324-324
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是以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梁树权先生命名的分析化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本奖项旨在鼓励我国中、青年分析化学工作者献身于分析化学学科的基础研究和教育工作,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和推动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选用了青岛大扁藻、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四种海藻, 进行一氧化氮(NO)对其生长影响的实验, 初步从化学角度研究了一氧化氮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规律. 结果发现: (1) 一次性加入不同浓度NO或每天两次加入不同浓度NO, 这四种藻的生长在f/2或f/50培养液中均显示出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2) NO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均呈峰形, 不同浮游植物有不同的最佳NO峰值, 这与NO对高等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3) 一氧化氮对实验中所用的青岛大扁藻(非赤潮藻)与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赤潮藻)的影响情况是不同的; (4) 提出“NO阈”的观点. 这些都可能为赤潮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
在海洋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取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 对海洋碳循环过程中诸如溶解泵/物理泵、生物泵、陆架泵等理论观点之外, 提出一种新“泵”即海水微表层(SML)泵. 由此引出三个推论: (ⅰ) “pH-深度”曲线的左-右扭转的非对称性; (ⅱ) “浓度-深度”曲线的非线性; (ⅲ) SML泵作用的影响范围的差异性. 最后讨论了中国黄海和南海是大气CO2的“源”或“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海洋生态系中NO的发现和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小型和大亚湾1~300 m3的大型海水池的海藻养殖生态系中, 随着浮游植物生长, 在达到最大值之前发现了一氧化氮(NO), 并测定了海洋生态系中NO的浓度值. 主要化学特征和规律是: (1) 对赤潮藻和非赤潮藻, 在生长曲线达最大值之前都可测出NO浓度; 在达到最大值之后, NO浓度迅速衰减; (2) NO浓度的时间变化曲线: 白天测得NO浓度大于黑夜(甚至可降低到测不出), 中午13~15时可测得NO(日)最大值; (3) 大亚湾天然海水藻池大约8~10 d(随天气条件而变)达藻类生长最大值, 之后逐渐衰减. 在藻生长5~7 d即可测得NO值; (4) 对实验室的赤潮异弯藻, 测得NO浓度10&;#8722;9 mol/L量级; 对大亚湾的混合藻(非赤潮藻)测得NO浓度约10&;#8722;9~10&;#8722;8 mol/L量级; 对旋链角毛藻NO浓度约为10&;#8722;8 mol/L量级. 与我们已报道的NO对非赤潮藻和赤潮藻的影响规律一致; (5) 讨论了光照条件对NO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用ICP-AES法测定了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样品中二十多种主,次及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表面瘤状和表面光滑两种类型锰结核的化学元素含量有较明显的区别,如表面光滑的锰结核TiO2含较高,而表面瘤状的锰结核Mn/Fe之值较高等。  相似文献   
26.
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曾陇梅 《有机化学》1989,9(5):402-413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是目前天然产物化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到非常多的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上令人注目的新化合物,引起了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关注。本文按萜类、太环内酯、聚醚类、生物碱,环肽、含氰化合物、甾醇、聚丙酸酯类化合物等化学结构来概述海洋天然产物研究近年来的进展。  相似文献   
27.
郑妍鹏  颜鲁婷  洪涛 《化学进展》2007,19(2):404-407
本文简单介绍了毛细管电泳(CE)的发展前景,较详细地综述了毛细管电泳在朊病毒(PrPSc)检测方面的应用.CE作为1990年代末期发展最快的分析化学领域,已经在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s)的诊断检测方面显示了特有的优越性,成为目前唯一可以检测血中PrPSc的方法,为实现TSEs的生前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8.
用邻苯二甲醛(OPA)-3-巯基丙酸(3-M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采自大亚湾近岸海域的一个长60cm的沉积物柱样W0中15种游离氨基酸(FAA)的含量,结果表明,W0中FAA总量在0.83-2.69mmol/kg之间,15种FAA以及FAA总量均随深度而以指数曲线降低,对氨基酸组成的分析表明,天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摩尔分数随深度而上升,苏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摩尔分数随浓度而下降,其他氨基酸的摩尔分数随深度无显著变化,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是W0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其摩尔数依次为28.1%,16.0%,14.7%,10.6%和7.2%。  相似文献   
29.
前不久,由青岛市现代分析技术及中药标准化重点实验室完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研发”项目,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组织的科技鉴定,成果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了新方法和新仪器。  相似文献   
30.
龙康侯  林永成 《有机化学》1985,5(5):369-375
八十年代以来,海洋天然有机化学仍然继续发展,大量新的化合物,尤其是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不断出现,海洋天然物的生物合成和人工合成研究也有新的进展。在海洋生物中,研究得最多的是海藻和海绵,其次便是珊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