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7篇
  免费   1600篇
  国内免费   1307篇
化学   7407篇
晶体学   362篇
力学   545篇
综合类   178篇
数学   654篇
物理学   325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596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652篇
  2007年   540篇
  2006年   585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气相色谱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锡斌 《光谱实验室》2003,20(3):424-426
在酸性条件下用碘化钾还原过氧化苯甲酰为苯甲酸 ,经有机溶剂提取后在 5 % ( m/ m) DEGS+1%( m/ m) H3PO4 固定液的 60— 80目 Chromosorb W AW玻璃柱上分离 ,以保留时间定性 ,峰面积定量 ,建立了气相色谱分析过氧化苯甲酰的新方法。检出限为 6.0× 10 -4 g/ kg。该法用于样品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2.
从提高灵敏度角度出发,理论上分析了无电极电光电场传感器电极长度与灵敏度和带宽的关系.通过比较不同结构的传输函数,验证平衡检测方式的可行性,最后选取使用平衡检测的三端口结构作为实验器件结构,从而为器件制作的可行性方案从理论上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83.
采用热压法获得了具有不同混合比例的超导氧化物La1.85Sr0.15CuO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标准四引线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低温电输运性质进行测量.实验结果显示,超导氧化物La1.85Sr0.15CuO4颗粒随机分布在聚合物本体中,相互间没有连接构成网络结构.在正常态下,复合材料的电阻-温度变化曲线给出类半导体行为.但对应于超导氧化物La1.85Sr0.15CuO4的超导转变温度Tc处,复合材料的电阻-温度变化曲线出现了极小值.室温下电阻率ρ随外加电场强度E的变化曲线测量结果表明,ρ-E曲线为一线形关系,随着电场强度E增加,电阻率ρ下降.文中对可能存在的导电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贯穿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复合材料的导电机制.另外,外加电场强度E对复合材料的电输运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双阱结构含时量子输运的微扰论及输运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海磊  沈建其  陈一新 《物理学报》2003,52(6):1372-1378
利用Lewis-Riesenfeld不变量理论和与不变量有关的幺正变换方法研究了双阱结构含时量子 输运的微扰论.获得了双阱内含时薛定谔方程的精确解的完备集,在此基础上,把双阱与左 右热库的相互作用作为微挠,获得了双阱结构一阶近似下的输运方程,并在绝热近似下提供 了一种用于研究量子输运过程中几何相因子(Berry相因子)的方法. 关键词: 含时量子输运 输运方程 不变量 几何相因子  相似文献   
85.
从熵、信息熵到自组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在一定条件下确定一个热力学过程进行的方向,1864年法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热之唯动说》一书中,首次提出一个物理量和新的态函数---熵。他发现:如果一个物体的绝对温度为T,给该物体加热ΔQ,该物体增加的熵为ΔS=ΔQ/T。ΔS表示吸进热量之后,物体的熵S2与吸进热量之前的熵S1之差,或表示成ΔS=S2-S1。如用积分表示,则有S2-S1=∫xx0dQT。同样,如从该物体取出热量ΔQ,则该物体的熵就减少ΔS。  相似文献   
86.
An aligned zinc oxide nanofibre array has been fabricated by heating the mixture of ZnO, Ga2Oa, and graphite powders in atmosphere. The ZnO nanofibre showed a uniform size of about 150nm in diameter and 50μm in length. The nanofibres grew predominantly along one direction. Both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Raman shift spectra show that the product is composed of ZnO with the typical hexagonal structure. The good crystallinity of these ZnO nanofibres has been verified by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with strong UV emission at 287nm and weak green band emission observ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component of the product was analysed by XRD,Raman shift spectrum, x-ray energy dispersion (EDX) and x-ray photoelectronic energy spectroscopy (XPS). The growth proce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interpreted by vapour-liquid-solid mechanism.  相似文献   
87.
A new iron film system,deposited on silicone oil surfaces by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method,has been fabricated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as well as orderly structures has been studied,It is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films obeys a two-stage growth model,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to the other metallic films on liquid substrates,Large and orderly structures are observed in the continuous iron films.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orderly spatial structures result from the local material gathering in these nearly free sustained films.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正在进行化学平衡的富重子夸克-胶子物质的双轻子产生,发现由于产生在RHIC能量 的化学非平衡的富重子夸克-胶子物质冷却慢和高的初始温度,导致中等质量双轻子产生重 大增强.因此,中等质量双轻子的增强可以是夸克-胶子物质形成的信号.同时,这个增强能 补偿由于初始夸克化学势增加引起的双轻子抑制,因而双轻子产额的抑制不再是夸克-胶子 物质产生的信号. 关键词: 化学非平衡夸克-胶子物质 热粲夸克 双轻子  相似文献   
89.
90.
MCNP程序是由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研制的一个大型、多功能的粒子输运蒙特卡罗程序,可计算任意三维复杂几何系统内的中子、光子、电子或中子-光子-电子耦合输运问题,还可计算临界系统的多种本征值问题。MCNP程序的用户遍及全球,国内用户保守估计也在百家以上,过去主要应用在核科学领域,如今已推广到包括医学在内的许多领域。由于蒙特卡罗计算具有数据独立、循环粒度大、负载均衡的特性。因此,很适合作并行计算。虽然从MCNP-4A程序开始,MCNP程序具有了PVM并行计算功能,但并行系统的开发一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无法正常运行。由于MCNP程序有巨大的计算需求和计算量,我们每年使用MCNP程序完成的计算量就超过万CPU小时。许多问题采用串行计算,时间周期太长。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缩短计算周期的并行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