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89篇
化学   4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34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85篇
物理学   4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罗夏  杜军  李平平 《中国物理 B》2013,(12):603-606
Effects of an ultra-strong magnetic field on electron capture rates for 55Co are analyzed in the nuclear shell model and under the Landau energy levels quantized approximation in the ultra-strong magnetic field, and the electron capture rates on 10 abundant iron group nuclei at the surface of a magnetar are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electron capture rates on 55Co are increased greatly in the ultra-strong magnetic field, by about 3 orders of magnitude generally. These conclus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utur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magnetars.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带有倾斜角的矩形毛细微槽竖直板的相变传热及两相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各种倾斜角度的微槽板的相变换热强度,得到了相变换热强度与微槽倾角有很大关联和最佳倾斜角度为 10°的实验结果,用薄膜理论和气泡对液体润湿特性的影响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
新型槽道式平板热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槽道式平板热管均热器.这种新型结构能使平板热管均热器具有较强的轴向和径向导热能力,并且能在反重力条件下工作.通过实验验证了其良好的性能,得到了最佳充液量.通过比较平板热管与铜板扩散热阻计算值,得到了平板热管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94.
毛细微槽结构表面的喷雾冷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高速摄影仪对具有矩形毛细微槽群结构的加热表面进行喷雾冷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冷却与毛细微槽结构相结合可实现高效率的相变换热过程;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槽表面经历了槽面完全被水浸没区、薄液膜区、部分干涸区和完全干涸区四个不同阶段;低温区主要是界面蒸发传热方式,高温区主要是沸腾换热方式.  相似文献   
95.
涡轮叶栅前缘槽缝气膜冷却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FINE/TURBO软件包,求解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对叶片前缘有两列冷却槽缝的气膜冷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吹风比下叶片表面静压分布与极限流线.在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良好符合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槽缝冷却三维定常流场结构与槽缝附近的流动细节.研究结果表明,槽缝冷却对前缘压力分布影响较大,且在压力面引起较大的分离流动,不利于冷却.  相似文献   
96.
声波在气体中传播时,气体的热粘性效应会使声波产生一定程度的衰减,且气体的声吸收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发动机的排气温度较高,热粘性效应引起的排气管道中的噪声衰减应加以考虑。基于准平面波理论,首次计算了考虑热粘性效应时不同温度、流速和管道尺寸下排气管道中的传递损失,分析了各参数对管道中噪声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频率的升高热粘性声衰减增强,而气流流速和管道直径的增加会降低直管中的热粘性声衰减。对于简单膨胀腔,传递损失的预测结果表明,热粘性效应使通过频率处的声衰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7.
运用接触力学和圆环压溃强度理论对由V型槽固定的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受力分析。分别考虑了两种极限情况,以推导光纤中的应力分布。第一种情况假设光纤是完全由纯石英材料制成的内部均匀的实芯圆柱体;第二种情况是把光纤假设成一个空芯圆柱体。根据这两种极限情况推导出了光子晶体光纤受力后光纤内部的最大应力点位于平行于接触面的外层空气孔的附近。采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此结论,计算出了光子晶体光纤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并给出了光子晶体光纤在V型槽中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98.
全息光栅光刻胶掩模槽形演化及其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吴建宏  刘全 《光学技术》2008,34(1):133-135
为了控制全息光栅光刻胶掩模槽形,运用曝光模型和显影模型模拟了掩模的槽形形成过程和变化规律。实验对比了不同曝光量,不同显影浓度,不同空频条件下的掩模槽形,特别是占宽比(光栅齿宽度与光栅周期的比)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实际槽形与模拟槽形很接近。模拟和实验均发现,在大曝光量、高浓度显影、高空频的光栅条件下所得槽形占宽比较小,槽深主要由原始胶厚决定。  相似文献   
99.
本文使用光学多道分析器测定了氢原子光谱的计Hα、Hβ、Hγ、Hδ,谱线波长,利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测量数据:建立了测量数学模型,得到氢原子光谱里德伯常量RH,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标准对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