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1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73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页岩水平井多裂缝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页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簇间距优选是压裂技术的关键,建立了水力压裂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基于扩展有限单元法模拟多条裂缝的扩展过程,研究多条裂缝同时扩展的转向规律,以及应力干扰、水平主应力差、裂缝间距等因素与裂缝转向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力干扰作用对裂缝宽度具有限制作用,单条裂缝张开宽度比两条裂缝的大;裂缝转角随应力差的减小而增大,随压裂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簇间距越小,应力干扰越强,转角越大,综合主缝均匀扩展、支撑剂填充以及复杂裂缝网络形成等条件,确定最优簇间距为30~40 m.多条裂缝同时扩展时,中间裂缝会受到两边裂缝的限制作用,簇间距越小,限制作用越强,裂缝发育时间越长,扩展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32.
考虑气体渗流、解吸附效应、储层压缩性和滑脱效应,建立了页岩裂缝系统产能的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基质和裂缝流场,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裂缝半长、条数、间距等参数对产能的影响以及解吸附效应对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裂缝参数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裂缝半长对产能的影响最大,裂缝条数的优化与裂缝半长有关;在生产中后期,解吸附效应可以提供相当可观的气体产量,对稳定产能有重要意义.该模型可以为页岩压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3.
准确地描述煤岩体压裂裂缝的形成与演化规律对煤层气井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煤岩体压裂裂缝演化过程的微裂缝演化数目、裂缝尖端区域的径向应力与周向应力作为描述裂缝演化的特征指标,引入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和Ko1mogorov熵作为裂缝演化系统的混沌特征量,计算与描述煤岩体压裂裂缝的损伤演化过程.以黑龙江省某一煤岩开采区块岩体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煤岩体压裂裂缝的形成的混沌特征,为后续煤岩体压裂裂缝形成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渤海油田面临越来越多的疑难储层,这类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与裂缝孔隙度评价成为测井评价的难点。本文依据Biot理论,描述了存在裂隙条件下的含裂隙Biot理论,形成改进的孔隙介质模型。根据该模型利用阵列声波测井数据进行反演得到裂缝孔隙度,同时通过流体置换,得到不同流体对应的岩石体积模量,对其进行交会判别流体性质,实现了阵列声波测井裂缝孔隙度定量评价与流体性质识别综合应用。利用该模型对渤海油田十几口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常规砂泥岩和复杂岩性储层均能取得较好效果,本文提出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与裂缝孔隙度评价方法,有助于扩展阵列声声波测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丰满大坝溢流面新浇混凝土裂缝进行了表面调查、无损性态检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浇筑过程的应力分布。在现场调查、检测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对裂缝成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这将对寻求裂缝补强方法和东北寒冷地区大坝补强加固可行方案的提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
针对忽略岩土体非均质和各向异性将导致边坡稳定性评价产生误差的问题,应用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及抗剪强度系数折减法,推导土体强度非均质和各向异性影响下隧道洞口含裂缝仰坡稳定性解析式,探究土体强度非均质和各向异性对仰坡稳定性系数、坡顶裂缝位置、隧道拱顶失稳范围及仰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深度及坡角越大,仰坡稳定性系数越小;非均质系数越大和各向异性系数越小,维持仰坡稳定的临界坡高越大;非均质系数及各向异性系数越大,裂缝距坡顶边缘越远,隧道拱顶失稳范围越大;非均质系数增大有利于仰坡稳定,而各向异性系数越大仰坡越易失稳。  相似文献   
37.
选取纯弯曲梁进行裂缝扩展研究,在理论上符合Ⅰ型断裂模式.因此,本文利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模拟了混凝土纯弯曲梁裂缝发展的全过程,结合线性叠加渐进假定,得到了不同初始缝高比的P-δ曲线、P-CMOD曲线以及临界有效裂缝扩展长度(ac-a0)/h与裂缝发展路经.对比试验数据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初始缝高比的增大,起裂荷载Pini、最大荷载Pmax、离散弗雷歇距离δdF与δd F,以及临界有效裂缝长度(ac-a0)/h均逐渐减小;试验与模拟的裂纹发展路径存在一定偏差,可知试验数据与模拟结果存在规律性差异.  相似文献   
38.
罗俊 《力学学报》1994,2(4):84-92
本文通过对蓬安县三元水库大坝外坡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进而运用岩、土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反算推论出了裂缝的产生不是深层坝体土滑动引起的,而是局部浅层坝体土在水的诱发作用下作蠕滑-拉裂变形所产生的。在明确了大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应整治工程措施,以达到彻底根治裂缝和稳固大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9.
利用水驱油机理研究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裂缝系统、基质系统产量贡献与采收率变化规律,对制定油田开发技术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注采守恒原理和渗吸机理,利用Welge水驱方程,推导了水驱开发过程中裂缝系统、基质系统的产油量、采出程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相渗资料和动态数据,利用Welge水驱方程通过产出端含水率计算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采用注采守恒原理计算裂缝系统、基质系统的存水量,根据渗吸机理计算裂缝系统、基质系统水驱储量采出程度,最终计算得到水驱开发过程中裂缝系统、基质系统的含水饱和度、含水率、产油量与采出程度变化情况.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够表征裂缝性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裂缝系统、基质系统的含水变化特征与水驱开发规律,可为制定该类油田开发技术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