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篇
力学   4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于月球风化层遥感的光谱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彬    杨建峰  赵葆常 《光子学报》2005,34(10):1510-1513
为了解决混合像元问题,发展了一门新的技术——光谱分离技术,线形混合模型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方法,但是当应用到月球风化层遥感时,其存在两个内在的缺陷: 一是由于充分混合引起的非线性,二是纯光谱的不“纯”性.对于第一个缺陷,从 Hapke理论出发,充分考虑了数据的特点,大大简化多重散射模型来提高充分混合的线形性,同时降低了原模型计算的复杂度;对于后一个问题,提出用修正线形混合模型来弥补“纯”光谱中的误差.该方法通过Relab数据库中的模拟月壤的光谱数据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2.
利用金刚石压腔技术和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对FeNiP(■)的压缩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常温下,FeNiP在0~23.4 GPa压力范围内保持■结构不变。用Birch-Murnaghan状态方程对单位晶胞体积随压力的变化关系(p-V关系)进行拟合,得到:体积模量K_0=153(2) GPa,体积模量微商K_0~′=5.7(2),零压下晶胞体积V_0=101.6(1)?~3;或K_0=167(1) GPa,K_0~′=4.0(固定值),V_0=101.5(1)?~3。与Fe_2P相比,FeNiP的体积模量更小,呈现出与Fe_2P相反、与Ni_2P相同的轴向压缩各向异性,据此探讨了Ni对(Fe,Ni)_2P压缩性的影响。应用当前实验结果,估算了FeNiP、Fe_2P、Fe_3P、Fe_(2.15)Ni_(0.85)P和Fe_3S在月球外核温压条件下的密度,通过与γ-Fe及月球外核密度的比较,得出Ni的加入会使"Fe-轻元素"体系的密度更接近月球外核密度,进一步阐释以多元合金体系(如Fe-Ni-S-P)为对象来研究行星核部物质组成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53.
李良 《物理通报》2007,(12):1-6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开始了又一次壮观的太空之旅.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笔者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幻想,已经从敦煌石窟上斑驳的壁画,逐步变成了一幅史诗般的现代太空画卷,中国人的“飞天”、“奔月”之梦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54.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及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各天体都绕太阳系质心转动.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以上,自然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而常把行星等天体看做是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行星及其卫星是太阳系的子系统,它们除绕本系统质心转动外,其质心同时绕太阳公转;由于行星的质量比其卫星大得多,而常看作卫星绕行星转动.  相似文献   
55.
月球软着陆是月球探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这项技术,提出基于直接配点法和GA-SQP法的月球软着陆轨道优化算法.算法通过建立月球软着陆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直接配点法将月球软着陆轨道优化问题离散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应用SQP方法可求解该优化问题.同时考虑到SQP方法对初值敏感、收敛半径小及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等不足,提出了应用GA为SQP方法提供迭代初值的算法,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最后给出了相关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6.
树华 《物理》2012,41(11):759
虽然自上世纪70年代就在争论月球上是否可能有水的问题,但直到2008年由于技术的进步才证实月球上存在着一定量的水.美国科学家对月球土壤中的羟基进行了直接测量,宣称月球表面的水可能来自太阳风.2009年,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对月球环形山进行研究与观测,并将遥感卫星(LCROSS)撞入月球阴影区的环形山,引起一簇物质喷射出来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物质被证明富含冰的成分在月球的  相似文献   
57.
Blended skip entry guidance for low-lifting lunar return vehic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kip entry guidance algorithm blending numerical predictor-corrector and nominal trajectory tracking is presented for lunar return vehicles.The guidance is decoupled into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channels.A piecewise bank-vs-energy magnitude profile and a sign profile are adopted in the skip phase.A magnitude parameter is used to adjust the predicted downrange,and a pseudo-crossrang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nal phase is selected as the lateral control variable.Prediction biases of both channels are nullified by a false position iteration algorithm.An on-line estimation and model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compensate for aerodynamic and atmospheric uncertainties.A nominal trajectory for the final phase is generated based on actual reenter conditions,and the obtained nominal trajectory is tracked by a linear feedback law.A lateral corridor is used to manage the lateral state.The proposed guidance algorithm is assessed using three-degree-of-freedom Monte Carlo analyses,and the results show a satisfactory and robust performance under highly stressful dispersions.  相似文献   
58.
 对于光,我的感情最深。每天清晨起床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掀开窗帘,看看阳光怎么样。如果是艳阳东升,我会很兴奋;如果是蓝天白云,我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大家叫起来观天,让全家人分享这快乐。对光的痴情,来自我的爱好--风光摄影,它是光与影的艺术。在我心里,光,最有诗情,也最有画意。  相似文献   
59.
梦圆飞天     
 一、“初生婴儿”神舟五号,直冲九霄;华夏飞天,梦圆今朝。“我为我们的祖国骄傲”,杨利伟一语道出了全体炎黄子孙的心声。遥想42年前,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4月12日,忽闻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用108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周,然后安全返回地面。当时作为南京大学天文系的一名新生,我感到激动和振奋,同时还有一丝茫然: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有自己的宇航员?1970年4月24日,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举国上下欢欣鼓舞。此时此刻,国人也在自问:我们自己的宇航员什么时候才能上天?光阴荏苒,20多年过去,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60.
出于对自然界知识(包括我们周围宇宙的历史和现状)的渴求以及生产生活的需要(如获取资源和通讯),人类正在把它的活动扩大到太空.1957年10月苏联把第一颗地球卫星送上了轨道,一个月后美国发射了另一颗,1961年苏联把载人宇宙飞船送上了天,第二年美国也完成了同样的任务.1959年9月苏联第一个把一颗探测器送到月球上.1969年7月美国第一个把人送上了月球并使之安全地返回.我国的第一颗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发射成功;1984年4月又发射了我国第一颗通讯卫星.2003年10月将杨利伟送入围绕地球的轨道上遨游了3圈.从1977年,美国等国又开始了对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