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0篇
  免费   35篇
化学   627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983篇
物理学   56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将影视节目中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引入到化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化学知识,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2.
2012年2月,湖北省中小学教育领域重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全省20个重点课题之一在湖北省黄冈中学隆重开题.虽然黄冈中学在全国享有盛誉,但作为黄冈中学的教师,我们知道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刚刚起步,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知识.作为该课题的子课题,我们物理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争取在课题研究上取得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43.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由于生源质量偏差,大多数学生对文化理论课不感兴趣.如何进行职业学校电类的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4.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探究—互动”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多元智能,指导学生运用“智力强项”学习.采用实验研究证明,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注意力、思维能力、互动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采用“探究—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多元智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5.
贾艳君  李娜 《化学教育》2021,42(1):22-25
以一道科学探究题的命题为例,从题目的研发、学生问题反馈、教学策略改进等角度研究科学探究问题,寻找学生困惑的根源,找到对应教学改进策略,帮助学生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6.
首先阐述科学悖论研究中科学家表现出来的创新个性品格;其次,根据中学生探究物理与科学家科学探究过程的相似性,提出在“类悖论”的概念及探究教学中培养创新个性品格问题;最后,就类悖论探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个性品格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7.
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武汉市选拔赛第14题:图1如图1:已知点A在BG上,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7、11,则△CDE的面积为.这是一道不算难的题,利用sin∠CDE=sin(180°-∠ADG)=sin∠ADG,有S△CDE=12CD·DE·sin∠CDE=12AD·DG·sin∠ADG=12AD·AG=12槡7·槡11-7=槡7.笔者在研究这道题的过程中,发现还可以探得这个图中其它有意思的结论:分别求S△ADE和S△BDE的面积;并指出面积S△CDE、S△ADE、S△BDE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  相似文献   
48.
2021年南京中考第25题是考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的尺规作图题,对于初中学段加强尺规作图的教学进行了很好的评价引领.现将本题的解法探究赏析及教学价值导向呈现如下.(南京2021年中考第25题)如图1,已知P是☉O外一点.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过点P作☉O的一条切线.  相似文献   
49.
本文首先介绍了印制电路板及其课程的培养目标,其次介绍了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并以"+5V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与制作"为例,阐述了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并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最后介绍了使用项目教学法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0.
黄福松 《物理通报》2016,35(6):100-103
现行高中物理课标和教材存在致命的弊端, 继承优秀传统的少而照抄照搬的多; 弃系统性、 科学性不 顾, 伤害学生的认知心理; 探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失败; 课标和教材本身严重缺乏创新; 方案脱离实际. 修改时应特 别注意扬弃糟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