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69篇
  免费   2763篇
  国内免费   4752篇
化学   8694篇
晶体学   249篇
力学   1167篇
综合类   984篇
数学   11868篇
物理学   6822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623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658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595篇
  2016年   616篇
  2015年   773篇
  2014年   1492篇
  2013年   1210篇
  2012年   1804篇
  2011年   1767篇
  2010年   1412篇
  2009年   1456篇
  2008年   1878篇
  2007年   1323篇
  2006年   1178篇
  2005年   1187篇
  2004年   1113篇
  2003年   1163篇
  2002年   1120篇
  2001年   1045篇
  2000年   801篇
  1999年   579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488篇
  1996年   415篇
  1995年   374篇
  1994年   368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321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276篇
  1989年   25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崔宝同 《应用数学》1989,2(3):81-83
文[1]—[3]研究了中立型大系统的稳定性,获得了一些较好的结果。对相对中立型系统来讲,滞后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已比较完善。本文所提供的方法能较有效地克服判断中立型大系统稳定性的困难,所获得的结果不同于所有已知结果,并补充了这方面的研究。 1.线性系统我们考虑线性中立型大系统  相似文献   
32.
 一、类比思维的概念及心理机制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似而推出其在另一些属性上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思维形式。其具体过程是:通过对两个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其相似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由此可见,运用类比思维有三个要素:一是要有本象(即类比思维中包含有待进一步认识的对象);二是类象(进行类比的对象);三是本象与类象之间具有某些相似点。有了这三个基本要素后,再将类象具有而本象是否具有未知属性或关系作为思维的出发点进行思考,对相似关系进一步引申或重新构造,最后推出本象也可能具有类似的属性或关系。  相似文献   
33.
郭永新  赵喆  刘世兴  王勇  朱娜  韩晓静 《物理学报》2006,55(8):3838-3844
就一般非完整约束系统,从约束方程满足的变分恒等式出发,利用增广位形流形上的向量场定义三类非自由变分,即非完整变分:vakonomic变分、Hlder变分、Suslov变分,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成为自由变分的充要条件.利用非完整变分以及相应的积分变分原理建立两类动力学方程:vakonomic方程和Routh方程或Chaplygin方程.通过vakonomic方程分别与Routh方程和Chaplygin方程比较,得到它们具有共同解的两类充分必要条件.这些条件并不是约束的可积性条件. 关键词: 非完整约束 非完整变分 Chetaev条件 vakonomic动力学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V型三能级原子BEC与双模压缩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忽略原子间相互作用和考虑原子间相互作用时光场的正交压缩和光子数压缩。结果表明,光场的正交压缩依赖于压缩参数,而光子数压缩与压缩参数、光场信号强度有关,在一定条件下,两种压缩可同时存在。原子间相互作用影响两种压缩的涨落随时间变化的周期,以及正交分量涨落随时间变化的幅度,而对光子数压缩涨落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35.
猜想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依据已有材料、条件和知识,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推理等,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起源于立意深邃的猜想,正是无数数学家们的猜想,数学科学才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数学。由于猜想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因此近几年猜想题倍受高考命题老师的亲睐,成为高考数学题的一个新亮点.本文试对这类题型及解法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分布参数法热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热声网络模型的基础上 ,对行波型热声发动机采用分布参数法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分布参数法网络模型 ,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定性关系式 ,所得结果与采用集总参数法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分析表明 ,分布参数法更适合于一般的系统情况 ,集总参数法仅仅在一定条件下才适用。文中对一个实际系统应用分布参数法进行了分析 ,得到一些结论 ,对于我们设计行波型热声发动机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谢胜利 《应用数学》1991,4(3):23-29
本文讨论中立型大系统,获得了这类问题稳定性的一些充分判据,作为特殊情况,还得到了与[1-11]中相应的一些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并不象文献[1]和[2]那样,要求a_(ii)的上界q_(ii)小于零.  相似文献   
38.
 一、直觉思维的含义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可贵的是直觉”,“我信任直觉”,“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什么是直觉思维,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名著《教育过程》中曾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迥然不同,它不是以仔细的,按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的有关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进行跃进、越级和采取快捷方式,并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所以,直觉思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它不过是一种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通过某种下意识(或潜意识)直接把握对象的思维活动,也可以说,直觉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头  相似文献   
39.
《物理实验》2006,26(11):29-29
安康学院的方小兵老师来信指出:在《物理实验》2006年第2期上,关于“超声波波型转换与表面波的检测”一文中,出现波形与波型混用.波形和波型,虽然都是用来描述波的性质,但两者没有任何因果关系,波形由波源的振动决定,由示波器来显示,波型则是通过测量声速来判定,它的类型由波源和介质共同决定且在介面上能发生波型转换.  相似文献   
40.
本文研究了图有分数因子的度条件,得到了下面的结果:令k(?)1是一个整数,G是一个连通的n阶图,n(?)4k-3且最小度δ(G)(?)k,若对于每一对不相邻的顶点u,v∈V(G)都有max{d_G(u),d_G(v)}(?)n/2,则G有分数k-因子.并指出该结果在一定意义上是最好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