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305篇
化学   500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108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93篇
物理学   4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以新型表面活性剂4-十二烷氧基苄胺(C12OBA)构成的C12OBA/正丁醇/正庚烷/丙醛/HAuCl4(aq)反相微乳液作为微反应器,利用微波辐射加热-丙醛还原法制备了C12OBA包覆金纳米微粒;利用透射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产物的微观形貌、化学键合特征、晶体结构;并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C12OBA既可参与形成稳定的反相微乳液,又可作为金纳米微粒的良好保护剂.反相微乳液液滴的微小水核以及C12OBA/金的物质的量之比对纳米金微粒的尺寸和形貌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初中化学微粒观的教学内容和“原子的结构”的相关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微粒观”建构存在的难题,提出利用反馈机制,采用“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效果访谈。不仅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也让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63.
《光散射学报》2015,(3):206-211
衍射层析理论揭示了物体的散射场分布与物体的散射势之间存在傅里叶变换关系。基于衍射层析理论,提出一种反演未知折射率的浮游植物及其它弱散射颗粒粒径的方法。利用单波长、大角度范围内的散射光分布信息,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颗粒散射势的二次投影函数,进而获得颗粒粒径。进行数值仿真实验,并针对不同的测量角度范围、测量角度分辨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开发的粒径反演算法可以通过测量大角度散射光分布,在适度噪声存在的情况下,准确反演与入射光波长相比拟的单个弱散射球形颗粒粒径。这一方法可用于测量未知折射率的浮游植物及其它微小颗粒粒径。  相似文献   
64.
《分析试验室》2014,(5):527
聚焦:微粒物质为保护人们免遭微粒物质对身体的损害,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对悬浮微粒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研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化学和生化分析,因此,今年的analytica国际研讨会将"悬浮微粒和健康"列为核心主题。大会第一天(4月1日),罗斯托克大学教授、慕尼黑Helmholtz研究中心化学家Ralf Zimmermann将主持一整天的关于悬浮微粒的讨论。来自德国、澳大利亚、芬兰、英国、加拿大、挪威、瑞士和美国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热量再循环和不同式Lewis数,对有机尘埃微粒燃烧的作用.在微型燃烧室中,由于热量再循环的影响更加显而易见,所以建立更好的模拟微型燃烧室性能的计算模型显得十分必要.为了模拟有机尘埃微粒的燃烧,假定尘埃微粒首先被气化,氧化成为一种化学结构已知的气相,接着假定该可燃气体的化学结构为甲烷.为了研究火焰的结构和求解控制方程,认为火焰结构由3个区域组成,即预热气化区、反应区和后火焰区.通过从后火焰区到预热区的排热来评价再循环现象.问题如下分步求解:首先对各区域的控制方程无量纲化;接着对各区域应用必要的边界条件和协调条件;然后按分析模型,对控制方程以及必要的边界条件和协调条件,同时进行求解.表明,再循环和不同式Lewis数,对有机尘埃微粒的燃烧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得到不同微粒半径时的燃烧速度曲线和温度曲线等.结果与已发表的试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66.
本文用一台测量范围为500~1100nm的便携式光谱仪对乙烯火焰30mm和50mm两个高度进行扫描,通过黑体炉标定对测量值进行修正得到单色辐射强度,进一步采用随机微粒群算法(SPSO)同时重建出火焰在这两个高度处的温度和碳黑浓度分布.与Abel逆变换以及Tikhonov正则化算法的对比,表明了SPSO方法在同时重建轴对...  相似文献   
67.
In this paper we first consider a risk process in which claim inter-arrival times and the time untilthe first claim have an Erlang (2) distribution.An explicit solution is derived for the probability of ultimateruin,given an initial reserve of u when the claim size follows a Pareto distribution.Follow Ramsay,Laplacetransforms and exponential integrals are used to derive the solution,which involves a single integral of realvalued functions along the positive real line,and the integrand is not of an oscillating kind.Then we showthat the ultimate ruin probability can be expressed as the sum of expected values of functions of two differentGamma random variables.Finally,the results are extended to the Erlang(n) case.Numerical examples aregiven to illustrate the main results.  相似文献   
68.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法和超原胞模型,研究了吸附在Cu(100)表面上的二维有序排列的幻数团簇Nb4的结构稳定性及其电子结构性质.计算表明,四面体结构和平面的菱形结构的Nb4团簇都可以稳定地吸附在Cu(100)表面上,这个体系很可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Cu(100)表面上,菱形结构的Nb4比四面体结构的Nb4更稳定,从Nb4团簇的四面体结构到菱形结构,需经过的势垒高度约为0.94eV/团蔟.电子结构的计算表明,在Nb4吸附后,Cu(100)表面与Nb4团簇间有明显的电荷重新分布,表面Cu原子的电子态密度也明显改变. 关键词: 4团簇')" href="#">Nb4团簇 有序排列 结构稳定性 从头计算  相似文献   
69.
Three-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 model of laser diode array under constant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boundary condition is established and analytical temperature profiles within its heat sink are obtained by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The influences on thermal resistance and maximum temperature variation among emitters from heat sink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re brought forward. The derived formula enables the thermal optimization of laser diode array.  相似文献   
70.
Two counter-propagating evanescent beams are used to align and manipulate polystyrene particles on a prism surface. Since the radiation pressure transferred laterally from the evanescent wave is negated on both sides, particles can be stably aligned. By projecting a circular and a linear beam spot onto the interface, both multiple and single arrays of particles are achieved. Arrays of particles trapped on the interface can be easily moved adjusting the intensity of incident beams on either side. We also simulate electromagnetic distribution of scattering light that is converted from the evanescent wave using the FDT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cattering light converts from an evanescent wave propagating through a particle array and has a distance longer than that propagating from a normal evanescent wa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